http://guangxi.hteacher.net 2016-10-25 10:09 廣西教師資格證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2016上 試題 】17.體現(xiàn)國家對學校的統(tǒng)一要求,作為學校辦學的基本綱領和重要依據(jù)的是( )
A.課程計劃 B.課程標準 C.教學大綱 D.教學目標
答案:A
【2015下 試題 】17.教師上課時所使用的課件、視頻、投影、模型等教學資源屬于( )
A.教材 B.教案 C.教參 D.教科書
答案:A
考點8:教學原則
名 稱 | 代表人物 | 定 義 | 要 求 |
直觀性原則 | 夸美紐斯:“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過事物本身來學習。” 烏申斯基也指出,兒童是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 | 指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過教師用形象語言描繪教學對象,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 | ①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②直觀要與講解相結合;③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
啟發(fā)性原則 | 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學記》:“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蘇格拉底:助產(chǎn)術; 第斯多惠:“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叫人發(fā)現(xiàn)真理。” | 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①加強學習的目的性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②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③督促學生動手,培養(yǎng)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④發(fā)揚教學民主。 |
鞏固性原則 | 孔子: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烏申斯基:復習是學習之母。 | 指教學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能根據(jù)需要迅速再現(xiàn)出來,以利知識技能的運用。 | ①在理解的基礎上鞏固;②重視組織各種復習;③在擴充改組和運用知識中積極鞏固。 |
循序漸進原則 | 《學記》:“學不躐等”“不陵節(jié)而施”。 | 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tǒng)和學生認識發(fā)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 ①按教材的系統(tǒng)性進行教學;②注意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的教學;③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 |
因材施教原則 | 朱熹:“孔子施教,各因其才” | 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fā),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fā)展。 | ①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有區(qū)別的教學;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學生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
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 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會用、學以致用。 | ①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重聯(lián)系實際;②重視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③正確處理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系;④補充必要的鄉(xiāng)土教材。 | |
量力性原則 | 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從事焉。 | 又稱可接受性原則,是指教學的內(nèi)容、方法、分量和進度要適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是他們能夠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他們經(jīng)過努力才能掌握,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 |
思想性和科學性統(tǒng)一原則 | 指教學中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知識,同時結合知識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品德和正確人生觀、科學世界觀教育。 |
【2016上 試題 】14.荀子在《勸學篇》中指出:“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句話所蘊涵的教學原則是( )
A.循序漸進原則 B.因材施教原則 C.啟發(fā)誘導原則 D.直觀性原則
答案:A
【2015下 試題 】14.陶行知曾用松樹和牡丹比喻育人:用松樹的肥料培養(yǎng)牡丹,牡丹會瘦死;用牡丹的肥料培養(yǎng)松樹,松樹會被燒死,這一比喻運用到教學上,所體現(xiàn)的教學原則是( )
A.直觀性原則 B.因材施教原則 C.啟發(fā)誘導原則 D.循序漸進原則
責任編輯:升路
上一篇: 沒有了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p>
備考資料預約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關于華圖
新手指南
網(wǎng)站產(chǎn)品
公眾號
視頻號
備考群
投訴建議:
電話:400-8989-789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