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師資格考試:教學原則詳解

http://hunan.hteacher.net 2022-10-12 14:17 湖南教師資格證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教學原則在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科目二《教育知識與能力》中,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知識點。考察的方式比較多樣,首先單選題通常以概念反選、例子反選或古文反選的形式進行考察;其次簡答題主要是考察某一原則的貫徹要求;材料分析題常見的考察角度主要是給出一段材料,需要我們從中找出體現(xiàn)了哪些教學原則,以及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或是直接考察具體的實施要求是什么。那么接下來就針對教學原則的相關內容行知識點的梳理。

  一、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

  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是指既要把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和基本技能傳遞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簡言之, 就是要將德育與智育有機的結合起來。這一原則常以例子性單選題進行考察。例如,歷史課上,歷史老師結合相關歷史事實,向同學們介紹了岳飛這一歷史偉人,并引導學生學習岳飛的愛國主義精神。這里歷史老師結合歷史事實進行講解,體現(xiàn)了科學性;引導學生學習岳飛的愛國主義精神,體現(xiàn)了思想性。

  二、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簡言之,就是通過與實際相聯(lián)系,最終讓學生知道如何將所學知識進行使用。這一原則長以例子性的單選題或名言素顏的方式進行考察。例如,數(shù)學老師為了更好的讓學生理解什么分數(shù),以分饅頭為例向學生講解分數(shù)的應用。這一原則還有很多俗語,例如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等均可體現(xiàn)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0

  三、直觀性教學原則

  直觀性原則是指教師應該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與已有經(jīng)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全面地掌握知識。簡言之,就是要讓學生在頭腦中對所學內容形成一個大致的形象。包括三種形式:模象直觀、實物直觀、語言直觀。實物直觀就是展示相關的實物、標本、實驗、參觀等。例如,美術老師為了學生能更生動的畫出楊桃,而帶了一個楊桃到課堂上讓同學們進行觀察。模象直觀指的是模擬的事物,如觀看圖片、圖表、模型、幻燈、錄像、電影等。這一原則常以例子性的單選題記性考察。例如,美術老師為了學生能更生動的畫出楊桃,而給學生們看了一些關于楊桃的照片。語言直觀主要指老師上課用口頭語言向學生描述。例如,美術老師為了學生能更生動的畫出楊桃,而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向同學們描繪了楊桃的大致形象。

  四、啟發(fā)性教學原則

  啟發(fā)性原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jù)學習過程的客觀規(guī)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原則。簡言之,就是教師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讓學生獨立思考,主動的尋找答案。這一原則常??疾烀运渍Z。例如,《學記》中“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以及《論語》中“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這些都體現(xiàn)的是啟發(fā)性教學原則。

  五、循序漸進原則

  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師嚴格按照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能力發(fā)展的順序進行教學。這一原則比較喜歡考察定義性單選題以及名言俗語性的單選題。例如,《學記》中“不陵節(jié)而施”“學不躐等”、孟子提出的“盈科而后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都符合循序漸進教學原則。

  六、鞏固性教學原則

  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準確無誤地呈現(xiàn)出來,以利于知識、技能的運用。這一原則常??疾烀运渍Z。例如,孔子提出“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等。

  七、量力性原則(又稱為可接受性原則)

  量力性原則指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發(fā)展水平。這一原則是為了防止發(fā)生教學難度低于或高于學生實際程度而提出的。這一原則常??疾烀运渍Z。例如,“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維果斯基提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等。

  八、因材施教原則

  因材施教是指教師要從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tǒng)一要求出發(fā),面向全體學生,同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發(fā)展。這一原則常常考察名言俗語。例如,朱熹所提到的“夫子施教,各因其材”、《論語中》“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等。

  【練習題】

  1. 生物老師上課為了讓學生理解什么是雪,在空中向下撒撕碎的白色紙片,用白色的紙代替雪,這就利用了( )。

  A.實物直觀 B.模像直觀

  C.語言直觀 D.標本直觀

  1.【答案】B。解析:模象直觀指的是模擬的事物,如觀看圖片、圖表、模型、幻燈、錄像、電影等。在空中向下撒撕碎的白色紙片,是屬于制作了雪的模型,因此應為模像直觀。

  2. 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體現(xiàn)了( )。

  A.循序漸進原則 B.鞏固性教學原則

  C.量力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2.【答案】C。解析:孔子這句話是在說: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說明教學要依據(jù)學生的接受水平,量力而行。

推薦閱讀:

教師資格面試技巧

教師資格資格認定

教師資格證書領取

責任編輯:湖南分校

教師教育網(wǎng) 教育信息網(wǎng) 人事考試網(wǎng)

>>更多湖南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2023年湖南教資教育心理學:布魯姆教育目標分哪些湖南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人物口訣記憶法湖南教師資格考試:現(xiàn)代學制類型之辨析湖南教師資格考試:“職業(yè)教育”作文主題的道理論據(jù)和湖南教師資格考試:技能與技能的分類湖南教師資格考試:有關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詩句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取?

咨詢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