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寧夏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

http://ningxia.hteacher.net 2022-10-21 11:31 寧夏教師資格證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素質教育的概念

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fā)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

二、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

1.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質

教育是人才培養(yǎng)的基礎。發(fā)展教育,對提高中華民族素質、促進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具有戰(zhàn)略性、全局性、先導性的作用。所以,教育必須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2.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素質教育倡導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強調在教育中使每個人都得到發(fā)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數人的發(fā)展。我們強調的是“一種適合兒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選適合教育的兒童。”因此,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

社會主義現代化大生產需要全面發(fā)展的新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通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的有機結合,來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

4.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育

素質教育是立足于人的個性的教育。人與人之間在基本素質大體相同的基礎上,每個人由于先天稟賦、環(huán)境影響、接受教育的內化過程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存在多樣的個性,我們把人的個性看作是人性在個體上的反映,是共同性與差別性的統一。因此,教育在重視人的全面發(fā)展以外,也應當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這兩者是相互依存、互為表里的關系。

5.素質教育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創(chuàng)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對知識經濟向人才培養(yǎng)提出挑戰(zhàn)的回應。

①創(chuàng)新能力不僅是一種智力特征,更是一種人格特征,是一種精神狀態(tài);

②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新能力相輔相承;

③重視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根本區(qū)別所在。

這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關于素質教育的基本考點,怎么樣?你,記住了沒?如果沒記住的話,再給大家一個記憶口訣,“提速,個性,創(chuàng),兩全”。“提速”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個性”是促進個性發(fā)展的教育;“創(chuàng)”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兩全”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面發(fā)展。

好了,來做道題檢測一下,大家是否真的掌握了。

三、小試牛刀

單項選擇題

【2019年上-中學】陳濤成績不太好,但上課時總愛舉手回答問題。有時老師問題還沒說完,他便把手高高舉了起來,讓他回答時他又不會,不時被其他同學譏笑。老師課下向陳濤問明原因后給予鼓勵。老師的做法()。

A.正確,不得罪每一個學生

B.正確,不放棄每一個學生

C.不正確,挫傷了其他學生的主動性

D.不正確,傷害了其他同學的正義感

解題思路:

【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倡導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強調在教育中每個人都得到發(fā)展。題干中的老師沒有因為陳濤成績不好、不能正確回答問題,而對其不予理睬,反而是了解原因后給予陳濤鼓勵,這體現的是教師在教育學生時面向的是全體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

A選項,錯誤的理解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師生之間為平等的關系。

C選項,判斷錯誤,教師對陳濤同學的教育說明老師能夠面向全體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題干中未涉及到對其他同學的影響。

D選項,判斷錯誤,本題無所謂正義感,老師的做法體現了對每一位學生的公平、尊重和關愛。

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選項。

推薦閱讀:

教師資格筆試時間

教師資格筆試地點

教師資格筆試科目

教師資格面試時間

責任編輯:寧夏分校

教師教育網 教育信息網 人事考試網

>>更多寧夏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2023年教師招聘考試(10月26日)2023年教師招聘考試(10月25日)2023年教師招聘考試(10月24日)2023年教師資格證考試(10月26日)2023年教師資格證考試(10月25日)2023年教師資格證考試(10月24日)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p>

咨詢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