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師資格證考試(10月10日)

http://ningxia.hteacher.net 2023-10-10 10:38 寧夏教師資格證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單選題

1.教育的本體功能是什么( )

A.社會功能

B.育人功能

C.經濟功能

D.政治功能

2.“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說明人的身心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是( )

A.主觀能動性

B.社會環(huán)境

C.教育
D.遺傳素質

3.( )是人進行活動的基本動力,是個性結構中最活躍的因素,它決定著人對現實的態(tài)度和對認識活動對象的選擇。

A.能力

B.氣質

C.個性心理傾向性

D.個性心理特征

4.小亮去過幾次小姨家,就能畫出具體的路線圖。小亮處于兒童認知發(fā)展的( )

A.形式運算階段

B.具體運算階段

C.前運算階段

D.感知運動階段

5.知識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從原有知識經驗中“生長”出來的。這是( )的觀點。

A.人本主義

B.建構主義

C.行為主義

D.認知主義

二、辨析題

遺忘總是不利于學習的。

 

【參考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B【解析】A、C、D項均屬于教育的派生功能。

2.A【解析】題干所述都強調了主觀能動性在人的身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觀能動性是人的身心發(fā)展的源泉和內在動力。

3.C【解析】個性心理傾向性是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動力系統(tǒng),是個性結構中最活躍的因素。它決定著人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態(tài)度的選擇和趨向,決定人追求什么。

4.B【解析】在發(fā)展中處于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能夠去中心化并能進行逆向運算,因此守恒能力迅速發(fā)展。比如,8歲左右的兒童去過幾次小朋友的家,就能夠畫出具體的路線圖來,而5、6歲的兒童則無法做到。

5.B【解析】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知識的動態(tài)性,認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

二、辨析題

(1)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2)遺忘是與保持相反的心理過程,是指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回憶或再認,或者表現為錯誤的回憶或再認。奧蘇貝爾的同化說認為遺忘是知識的組織和認知結構簡化的過程。當人們學到了更高級的概念與規(guī)律之后,就可以以此來代替低級的概念,使低級概念簡化,從而減輕記憶負擔。這是一種積極的遺忘。故遺忘并非總是不利于學習的。

推薦閱讀:

教師資格考試公告

教師資格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報考條件

教師資格準考證打印

責任編輯:寧夏分校

教師教育網 教育信息網 人事考試網

>>更多寧夏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教師資格證筆試考點:《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教育教師資格證筆試考點:《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教育教師資格證筆試考點:《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教育教師資格證筆試考點:《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教育教師資格證筆試考點:《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教育教師資格證筆試考點:《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課程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p>

咨詢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