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4-07-17 15:20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分析歌曲,提升對人類、對自然、對一切美好事物的關愛之情,進而增強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tài)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
2.通過聆聽、分析作品的創(chuàng)作手法,學習同頭換尾的特征。
3.利用同頭換尾進行旋律創(chuàng)編實踐練習,并演唱自編的旋律。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分析音樂作品,學習同頭換尾的相關知識。
難點:理解同頭換尾在音樂作品中的使用效果,利用同頭換尾進行創(chuàng)作練習。
三、教學方法
討論法、講授法、練習法等。
四、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教師播放《春節(jié)序曲》,并思考:“這段音樂想到了什么節(jié)日?”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首樂曲是我國每年春節(jié)都會播放的《春節(jié)序曲》,樂曲表現(xiàn)了熱鬧歡騰的節(jié)日氣氛。
引出課題。
(二)新課教學
1.初聽音樂
教師帶學生邊唱邊揮拍,并提問: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歌曲的情緒是歡快、深切的。
2.復聽音樂。
教師彈唱歌曲旋律片段,學生視譜哼唱。并思考: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
學生哼唱后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歌曲的旋律采用了同頭換尾的創(chuàng)作手法,樂句之間只有尾部有變化,其余部分都保持原樣。
3.知識應用
教師結合同頭換尾的特征,舉一反三進行創(chuàng)作示范。學生感受同頭換尾的特點。
(三)鞏固環(huán)節(jié)
1.實踐練習。學生根據(jù)同頭換尾的特征進行8小節(jié)的創(chuàng)編練習。
2.學生演唱自己的創(chuàng)編成果,互評,教師總結評價。
(四)音樂活動
教師播放《康定情歌》《金蛇狂舞》兩段音樂,學生聽辨哪一首應用了同頭換尾的創(chuàng)作方式。
(五)課堂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文文
上一篇: 初中音樂《丑末寅初》試講稿
下一篇: 高中政治《文化強國與文化自信》試講稿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