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4-07-17 15:19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教學目標
1.感受京韻大鼓的風格韻味,體會依字行腔的特點。
2.通過聆聽、參與音樂表現(xiàn)等方式,深入體會音樂。
3.知道京韻大鼓的主要伴奏樂器,了解其傳承發(fā)展,記住駱玉笙。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聆聽并感受作品《丑末寅初》,學習京韻大鼓的相關知識。
難點:通過分析作品依字行腔的特點,體會說唱藝術的精髓。
三、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法、講授法等。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出示駱玉笙的演出劇照。
學生猜這是什么類型的表演。引出說唱藝術京韻大鼓。
(二)新課講授
1.初聽音樂
完整播放《丑末寅初》,思考:歌曲講述了什么內容?使用了哪些伴奏樂器?結合學生答案講解京韻大鼓的伴奏樂器,唱腔特色。
2.復聽音樂
彈唱《丑末寅初》主題旋律,學生邊聽邊隨節(jié)奏朗讀歌詞。
3.旋律分析
引導學生分析依字行腔塑造的唱似說、說似唱的效果。
4.旋律學唱
學生隨音樂哼唱《丑末寅初》主題旋律。
(三)鞏固練習
1.完整欣賞駱玉笙現(xiàn)場演出版《丑末寅初》。引導學生觀察表演者的動作、表情。
2.介紹駱玉笙。
(四)音樂活動
1.對比聆聽劉寶全和種玉杰演唱的錄音片段,讓學生感受、對比三個不同時代的京韻大鼓表演藝術家各自的演唱風格。通過欣賞對比來引發(fā)學生對曲藝音樂繼承、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思考。
2.簡單介紹京韻大鼓的形成與發(fā)展以及主要的代表人物。
(五)小結作業(yè)
師生共同總結。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文文
上一篇: 高中信息技術《保存信息》試講稿
下一篇: 高中政治《文化強國與文化自信》試講稿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