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hui.hteacher.net 2022-09-13 11:56 安徽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1.理論梳理
埃里克森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理論。自我同一性是指人對自我一致性或連續(xù)性的感知,包括個人同一性和集體同一性。個人同一性是指清楚認識自己固有的特點、愛好、理想等;集體同一性是指追求一種社會的認同感。埃里克森將人格發(fā)展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由一對沖突或兩級對立的矛盾所構成,并形成一種危機。所謂的危機,是指發(fā)展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如果成功而合理地解決每個階段的危機或沖突將有助于個體形成積極的人格特征,那么就可以發(fā)展健全的人格;否則,個體就會形成消極的人格特征,導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發(fā)展,甚至會阻礙下一個階段的發(fā)展。
2.理論總結
埃里克森將人格發(fā)展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由一對沖突或兩級對立的矛盾所構成,并形成一種危機。
【單選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fā)展理論認為,學齡期的兒童所形成的積極人格特征是( )。
A.希望 B.意志 C.忠誠 D.能力
【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論。根據口訣“潛(勤)能”——“勤奮對自卑”這個階段對應形成的品質是能力,而這個階段就是在學齡期,符合題意。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上一篇: 教師招聘埃里克森的社會化發(fā)展理論
下一篇: 教師招聘布魯姆認知領域教學目標分類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