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解析(二)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2-18 09:33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單項選擇題

1.認知心理學家認為,人的認知結構是按照觀念的抽象、概括和包容程度進行組織的,具有明顯的層次性,當學生已掌握的概念在概括和抽象程度上高于學習的概念時,這種關系的建立過程被稱為( )。

A.上位學習 B.下位學習 C.并列結合學習 D.聯(lián)結學習

1.【答案】B。解析:考察的是下位學習的概念,將抽象能力弱的歸納到抽象能力更高的概念之下,屬于下位學習。

2.爸爸在教小明“恐龍”的概念時,如果直接給小明看這個恐龍詞,小明無法理解,如果爸爸給小明看恐龍的照片跟視頻時,小明就能理解,當他聽到或者看到恐龍這個詞時就會呈現(xiàn)恐龍這個形象,小明的這種學習屬于( )。

A.概念學習 B.符號表征學習 C.命題學習 D.程序性知識學習

2.【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奧蘇貝爾的知識學習分類。A選項概念學習,即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的關鍵特征和本質(zhì)屬性。例如,燈是照明的工具,這屬于對燈這一類事物的本質(zhì)把握,屬于概念學習。題干中沒有涉及到恐龍的本質(zhì)。與題干不符,排除。C選項命題學習,實質(zhì)上是學習若干概念之間的關系,或者說掌握由幾個概念聯(lián)合所構成的復合意義。例如圓的直徑是半徑的二倍,揭示了直徑與半徑的關系。與題干不符,排除。D選項程序性知識學習屬于安德森的知識分類,是個人沒有意識的提取線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種作業(yè)形式間接推測的知識。這類知識主要用來解決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例如,如何使用洗衣機。與題干不符,排除。B選項符號表征學習指學習單個符號或一組符號的意義,或者說學習它們代表什么。符號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是詞匯學習。如漢語的詞匯教學和英語的單詞教學都屬于符號學習。題干中“恐龍的照片和視頻”屬于符號,對特定刺激學習。故答案選擇B。

3.在教學中講授“果實”這一概念時,既選擇可食果實如橘子,又可選擇不可食果實如棉籽,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更好理解“果實”這一概念,這是運用了( )。

A.正反例配合法 B.比較法 C.變式法 D.直觀法

3.【答案】C。解析:變式是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證,指包含著概念的本質(zhì)特征和內(nèi)在聯(lián)系的例證)在無關特征方面的具體變化,也就是通過保持概念的關鍵特征而變化那些非關鍵特征,從而構成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的例證。題干變化的是能否食用這個非本質(zhì)特征,所以選C。

4.教師用麻雀、燕子說明“前肢為翼、無齒有喙”是鳥的概念的本質(zhì)特征,這運用了( )。

A.命題 B.符號 C.反例 D.正例

4.【答案】D。解析:符號學習,又稱為代表學習,指學習單個符號或一組符號的意義;命題學習,實質(zhì)上是學習若干概念之間的關系,或者說掌握由幾個概念聯(lián)合所構成的復合意義。正例又稱肯定例證,指包含著概念或規(guī)則的本質(zhì)特征和內(nèi)在聯(lián)系的例證;反例又稱為否定例證,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規(guī)則的主要屬性和有關特征的例證。題干中用燕子、麻雀來說明鳥的本質(zhì)特征是“前肢為翼、無齒有喙”,運用了正例。

5.學習“北京是中國的首都”屬于( )。

A.表征學習 B.概念學習 C.命題學習 D.定義性知識學習

5.【答案】C。解析:奧蘇貝爾把學習分為表征學習即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命題學習三類。命題學習強調(diào)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系,北京是中國的首都體現(xiàn)了北京和中國的關系。

6.把知識分為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是根據(jù)知識的( )。

A.知識反映活動的深度不同 B.知識表征方式的不同

C.知識的功能和作用不同 D.知識的呈現(xiàn)方式不同

6.【答案】A。解析:根據(jù)知識反映活動的深度不同,知識可以分為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感性知識是認識的低級階段的產(chǎn)物,即感性認識階段獲得的知識。是在人的實踐活動基礎上得到的直觀的、生動的知識,是對事物現(xiàn)象的認識,是理性知識的基礎。感覺、知覺、表象是獲得感性知識的基本認識活動形式。理性知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的產(chǎn)物,即理性認識階段獲得的知識。在感性知識的基礎上加工、整理和改造而成,是對事物本質(zhì)的認識。概念、判斷和推理是獲得理性知識的基本認識活動形式。根據(jù)知識的表征(呈現(xiàn))方式和作用不同,可將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

7.從人類知識的來源分類來看,小紅通過觀看《中國詩歌大會》節(jié)目獲得的詩詞相關知識屬于( )。

A.間接經(jīng)驗知識 B.直接經(jīng)驗知識 C.隱性知識 D.程序性知識

7.【答案】A。解析:根據(jù)人類知識的來源分類,將經(jīng)驗劃分為直接知識經(jīng)驗和間接知識經(jīng)驗。直接經(jīng)驗是指親身參加變革現(xiàn)實的實踐而獲得的知識;間接經(jīng)驗是指從書本或別人那里得來的知識。小紅通過觀看《中國詩歌大會》獲得知識屬于間接經(jīng)驗知識,故此題選A。

8.人類知識的來源分類來看,小紅通過觀看《中國詩歌大會》節(jié)目獲得的詩詞相關知識屬于( )

A.間接經(jīng)驗知識 B.直接經(jīng)驗知識 C.隱性知識 D.程序性知識

8.【答案】A。解析:根據(jù)人類知識的來源分類,劃分為直接知識經(jīng)驗和間接知識經(jīng)驗。直接經(jīng)驗是指親身參加變革現(xiàn)實的實踐而獲得的知識;間接經(jīng)驗是指從書本或別人那里得來的知識。小紅通過觀看《中國詩歌大會》獲得知識屬于間接經(jīng)驗知識,故此題選A。

9.程序性知識建構的基本機制是( )。

A.產(chǎn)生式 B.命題 C.運算 D.程序

9.【答案】A。解析:程序性知識的主要表征形式:產(chǎn)生式和產(chǎn)生式系統(tǒng)。

10.掌握事物的本質(zhì)屬性的有效策略是運用( )。

A.變式 B.圖式 C.舉例 D.分析與綜合

10.【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變式的應用。變式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證)在無關特征方面的具體變化,也就是通過保持概念的關鍵特征而變化那些非關鍵特征,從而構成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的例證。在學生對概念的關鍵特征有了基本理解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呈現(xiàn)變式來幫助學習者辨明概念的無關特征,更精確地理解概念的含義。通過變式,學習者可以看到概念應用情境的各種變化,促進對概念的靈活應用。題干中強調(diào)掌握事物的本質(zhì)屬性,故此題選擇A。

B選項圖式是指人在認識周圍世界的過程中,形成的自己獨特的認知結構。

C選項舉例可以呈現(xiàn)正例和反例。

D選項分析與綜合是思維的基本過程。

關注公眾號

推薦閱讀:

教師招聘報名入口

教師招聘準考證打印

教師招聘準考證打印時間

教師招聘準考證打印入口

責任編輯:張欣

教師教育網(wǎng) 教育信息網(wǎng) 人事考試網(wǎng)

>>更多教師招聘通用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以下對信息技術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就有了兩信息無處不在,下列不屬于信息的是( )人們通過電話進行交流,主要說明信息的( )特征關于信息的說法,正確的是( )小剛是一名四年級小學生,不愛學習,喜歡打游戲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咨詢

備考資料預約

  • 省份
  • 市區(qū)
  • 考試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