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nan.hteacher.net 2022-12-30 15:53 湖南教師資格證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面授推薦:2023年教師招聘考試面授課程
網(wǎng)課推薦:2023年教師招聘考試網(wǎng)絡課程
圖書推薦:2023年教師招聘考試圖書匯總
1.朗誦指導
兒歌開頭句:要留有懸念,聲線較低沉,結尾時語氣中帶著發(fā)現(xiàn)金黃樹葉的欣喜。
小刺猬走過小路:機靈的感覺,音調逐漸升高,體現(xiàn)出走路時慢悠悠且自信的語氣。
(朗誦前可模仿“吱吱吱”叫,增強表現(xiàn)力)
小白兔:清脆且跳躍、體現(xiàn)的跳舞的活潑輕妙。
小蚱蜢:跳進小路時的興奮,之后朗讀出搖啊搖在幸福美夢中的無憂無慮。
風兒:聲線壓低壓小,體現(xiàn)出踮著腳輕輕的跑過小路的感覺。
試講小建議:在實際的朗讀中,教師(考生)在試講中需要注意適當?shù)耐nD和語言連接。沒有標點的地方小動物的名詞、關鍵動詞可停頓?;谧髌穫髑檫_意的需要,恰當?shù)耐_B,才能更好地表情達意。
2.仿編思路
慢速:小豬體型比較笨重可以增加“慢吞吞”、“咕嚕嚕”等描述小豬神態(tài)的詞語或擬聲詞。像小豬在生活中可能需要運動減肥所以可以和跑步聯(lián)系在一起。
快速:小馬、小兔、小青蛙等這些小動物步伐比較輕快,可以使用一些“嗒嗒嗒”、“噠噠噠”、“呱呱呱”等。而小兔可以采蘑菇唱著歌、小馬可以踢踏舞、小青蛙可以也可以舉著池塘的荷花荷葉舞。
例如:小豬路過小路,咕嚕咕嚕——,像在跑步。小馬踏進小路,嗒嗒嗒嗒——,像踩泥土。小青蛙也跳進小路,它舉著荷葉,嘎吱嘎吱——,像在揮動扇子。
儲備小建議:改編故事性的兒歌,需要與兒歌內容和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遷移兒童的生活經驗。平時注重積累短小精悍的經典兒童故事,又要注重積累好聽的兒童歌曲,如《小老鼠上燈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喜洋洋和灰太狼》、《藍精靈》、《小二郎》等兒童歌曲,本身的歌詞也是一首好聽且朗朗上口的兒歌。
3.態(tài)勢語(動作創(chuàng)編)
①動作
小兔子:蹲坐在地上,兩只手比作兔耳朵放在頭上,兩根手指一彎一彎。(小免子坐在樹墩上抓長耳朵)
小刺猬:大搖大擺走來走去(走的范圍不要太大:左前兩步退回右前兩步)體現(xiàn)出散步時的怡然自得的神態(tài)。
小蚱蜢:側著身子,閉著眼睛上半身和頭輕微晃著,右手放在身旁畫波浪模擬尾巴拍打。(小蚱蜢閉著眼在樹葉做成的搖籃床上躺著,尾巴卻在地上打拍子)
風兒:手做放在前額眺望狀一次(小刺猬攔住對風兒說話時,風兒可以右手放在耳旁,做側耳傾聽的認真狀態(tài)。風兒出場的時候可以雙手放在嘴邊,身體左右移動,做大風呼呼大吹的動作。)
②表情
小兔子:小兔子可以很不好意思或者害羞狀出場,當發(fā)現(xiàn)沒有人的時候可以開心的表情,非?;顫姷谋奶?/p>
小刺猬:認真思考的走進小路,當發(fā)現(xiàn)小路的美麗場景時,表現(xiàn)出開心大笑的表情。
小蚱蜢:嘴巴作念念叨叨想著事情的模樣,之后再用手撓撓頭。嘴里哼哼了兩下,然后搖啊搖就睡著了。
風兒:小心翼翼的謹慎的樣子最后離開了小路,怕驚擾到小動物,和吹走樹葉。
{活動設計指導}
大班兒歌活動《會響的小路》
一、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樂于在同伴和老師面前朗誦《會響的小路》兒歌內容,感受作品的語言意境美。
2.技能目標:學會用象聲詞和排比句式仿編小動物“走進小路”的內容,能夠模仿兒歌中不同小動物的動作進行表演。
3.認知目標:理解兒歌內容中不同小動物走進小路的情緒變化,明白排比句式結構的特點。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感知詩歌內容,掌握詩歌內容并進行表演。
2.活動難點:能夠用排比句式并進行仿編,感受走小路的優(yōu)美情景。
三、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兒歌配圖若干,小動物的表演頭飾若干,落葉和小路場景的舞臺道具。
2.經驗準備:幼兒有過表演故事的經驗,會唱《小動物走路》歌曲。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歌曲導入
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做律動《小動物走路》,調動幼兒活動熱情,引出本次相關主題。
歌曲內容:“小兔子,走路蹦蹦蹦蹦跳;小鴨子,走路搖呀搖呀搖;小烏龜,走路慢吞吞;小花貓,走路靜悄悄。”
師:好聽的歌曲唱完了,今天大象老師帶領一群小動物去森林玩,有幾個小動物迷了路。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迷路的小動物都去了哪里呢?
(二)活動展開
1.教師深情并茂地朗讀兒歌內容,幼兒仔細傾聽,并回答問題。
(引導語:小朋友們兒歌朗讀完了,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見過會響的小路嗎?)
(預設性回答:聽見了小動物們在一條大馬路上,看見了很多黃顏色的樹葉,我們可以一起撿樹葉玩。小路可能會說“小動物你們?yōu)槭裁匆仍谖业臉淙~上”)
(引導語:小朋友,請你想一想,說一說小路為什么會響?猜猜小動物走過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
(預設性回答:小路上有樹葉,踩在樹葉上會有響,小動物踩在小路上,小路會疼所以會響)
教師小結:文章中都出現(xiàn)了小刺猬、小白兔、小蚱蜢這幾個小動物。他們都在森林里的一條小路上,只要路過小路踩在樹葉上就會響。小刺猬窸窸窸窸,小白兔踢踏踢踏,小蚱蜢吱嘎吱嘎。
(試講指導:在本段教師朗誦時要注意兒歌停連和感情基調,注意小動物名詞的重音,以及朗讀“窸窸窸窸”、“踢踏踢踏”等象聲詞的情境感,可以一字一頓以輕聲的方式讀出來)
2.教師出示配圖,幼兒進一步理解并講述兒歌內容。
(1)教師分別出示兒歌相關配圖,提問引導幼兒理解。
圖片①:樹林里有一條小路,路上鋪滿了金黃色的樹葉。
圖片②:風兒來了,小刺猬擋住風兒,不讓它把路上的樹葉刮走。
(引導語:小刺猬為什么要擋住風兒?它對風兒說了什么話呢?)
(預設性回答:小刺猬不想風兒吹走樹葉、它在保護小蚱蜢、風兒只是想做游戲)
教師小結:小刺猬風兒來了,小刺猬擋住風兒:“你別刮走路上的樹葉,樹葉的聲音多好聽呀!”于是風兒踮著腳尖輕輕跑過小路……
(試講指導:教師要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后再請小朋友們相互進行片刻的討論,等待回答)
圖片③:小白兔走進小路,踢踏踢踏像在跳舞。
(引導語:小刺猬和風兒去哪兒了?小白兔它在干什么?)
(預設性回答:小刺猬去追風兒了、風兒帶小刺猬做游戲去了、小白兔開心的在地上撿不同形狀的樹葉、小兔在跳舞)
(試講指導:教師要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后再請小朋友們回答問題,主要按照圖文情節(jié)的順序性和層次性,同時要鼓勵每一名幼兒說出不一樣的回答)
(2)教師分發(fā)所有兒歌配圖,幼兒結合圖片完整講述《會響的小路》兒歌內容,并為圖片排序。
(引導語:小朋友們,我們都知道了小動物們走在路上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那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看著圖片完整的說說圖片中兒歌的內容。)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體會小動物進入小路不同情緒變化,嘗試完整講述內容情節(jié),完成對配圖排序。
教師小結:森林里的小動物都走在了鋪滿金黃色樹葉的小路上,所以它們走路都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風兒也害怕把樹葉給吹跑了。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湖南分校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