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下湖南教師資格面試小學語文《十五夜望月》教學設計

http://hunan.hteacher.net 2022-11-09 14:20 湖南教師資格證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并會寫生字詞,理解詩文含義,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詩人王建的生平經歷。

2.通過合作探究、以讀促悟的過程,學生能夠理解直接抒情這一抒情方式,學習并掌握擬人修辭手法在詩文中的運用。

3.體會意境的描摹,感受詩人王建的秋思懷人之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直接抒情這一抒情方式,學習并掌握擬人的修辭手法。

教學難點:感受詩人王建的秋思懷人之感。

三、教學方法

討論法;朗讀感悟法;談話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溫故知新法進行導入:李白《靜夜思》。對話同學:同學們,我們曾經學過李白的《靜夜思》,這首詩通過寫詩人在夜晚望月,從而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無盡思念。今天我們再來走進一個被皎皎月光籠罩的世界,走進詩人王建的內心。(板書:十五夜望月)

(二)初讀課文,感知詩歌情感基調

1.學生根據(jù)預習,自讀課文,教師講解字詞含義(十五夜: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的夜晚;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樣子;鴉:鴉雀;冷露:秋天的露水;盡:都;秋思:秋天的情思,這里指懷人的思緒;落:在,到。)師生共同翻譯本詩。

2.學生大聲讀詩文,注意朗讀的快慢、停頓、語調、輕重音等朗讀問題。

3.讀詩文同時思考,詩中景色是通過哪個字描繪出來的?

明確:詩人在中秋節(jié)的夜晚望月,由“望”字引出對夜晚景色的描寫。

(三)品析語句,合作交流。

1.學生默讀詩文,思考:詩人一“望”都“望”到了什么?

明確:詩人先是望到庭院中地面潔白的樣子,通過“地白”二字可以看出月光的透明、如水、清冷,描繪了一幅非常靜謐、柔和的畫面。(板書:地白)

2.除了潔白如水的月亮,詩人還望到了什么?

明確:詩人還望到了鴉雀棲息在樹枝上。這樣的景象既是望到的,更像是詩人聽到的,運用簡潔、明白的語言進行描寫,能夠讓讀者全面感知到詩人所處的環(huán)境。(板書:樹棲鴉)

3.學生齊聲讀,思考:從“冷露無聲濕桂花”中可以看到什么景象?

明確:在夜深露重之時,詩人看到了濕潤的桂花,通過“濕桂花”的描寫,可以看出露水停在桂花中已經很久,同時也說明了露水的輕盈之態(tài),從而描繪了這樣一個美妙的意境。(板書:濕桂花)

4.小組討論,探究:“不知秋思落誰家”中的“落”字換成“到”好不好,為什么?

明確:“落”有“到、在”的意思,用“落”字更能表現(xiàn)出秋思的動態(tài)感,且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秋思”擬人化,化無形為有形,使表述更加新穎生動。(板書:秋思)

5.學生配樂朗讀,思考:詩人望月,望到了如水的月光,望到了無聲的冷露,望到了飄逸的桂花,從這一“望”字,你讀出了什么情感呢?詩人又是通過什么方式來抒情的?

明確:從景物的描寫、意境的描摹,可以讀出詩人運用直接抒情的抒情方式,表達了自身含蓄的秋思,思念親人的孤寂之情。(板書:直接抒情)

(四)拓展延伸,小結作業(yè)

1.運用多媒體呈現(xiàn)王建的《雨過山村》,引導學生思考:本詩描寫了什么景色?

明確:這首詩描寫雨、雞鳴、綠竹、小溪、板橋、梔子花等景色,描摹了一個山村生活的景象。

2.師生共同總結,通過本詩的學習,感受到了詩人王建通過描摹在中秋節(jié)的月夜“望”到的景色,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描繪景象,運用直接抒情的抒情方式表達作者的秋思之情。

3.背誦本詩;課下搜集描寫中秋節(jié)的詩詞還有什么,選擇自己喜歡的抄寫下來,下節(jié)課共同分享。

 

五、板書設計

推薦閱讀:

教師資格筆試時間

教師資格筆試地點

教師資格筆試科目

教師資格面試時間

責任編輯:湖南分校

教師教育網 教育信息網 人事考試網

>>更多湖南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湖南幼兒教資面試試講葵花寶典湖南教資面試試講故事《小白兔運南瓜》題本湖南教資面試試講小學信息技術《三維造型初體驗》教案湖南教資面試試講健康領域體育活動《好玩的跳繩》湖南教資面試試講大班語言領域故事活動《小馬過河》湖南教資面試試講小學體育《腳內側運球》教案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取?

咨詢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