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莊小學位于北園大街北側,水屯路中段。始建于1967年。2000年,楊莊居委會投資400多萬元建成高標準的教學樓。 學校現有教學班10個,在校生350人。有教師20人,大專及以上學歷占85%。青年教師占75%。市區(qū)級百佳教師3人,市、區(qū)級教學能手2人,區(qū)骨干教師4人,市、區(qū)優(yōu)秀班主任4人。學校教學設施完善,各功能室配備齊全,微機室配置電腦40臺,投資10余萬元鋪設了校園網絡連接Internet,電教室配有10余萬元的多媒體設備,各功能室儀器配備達國家二類標準,部分達一類標準。每個教室、辦公室都安裝空調,學校有前后兩個操場,計8000余平方米。 學校連續(xù)15年被評為天橋區(qū)雙文明先進單位?,F有國家級實驗課題1個,教師的教學論文有6人次獲國家級一、二等獎,教師范文有5人次獲國家級一、二等獎,有多人次獲省、市、區(qū)級獎。
濟南市天橋區(qū)北園芙蓉小學座落于北園大街中段芙蓉小區(qū)內,占地8100平方米,有15個教學班,在校生761人,教職工35人,教師學歷全部達標,其中本科及本科在讀10人。 學校重視設施設備建設,先后建起實驗室、圖書室、微機室、語音室、多媒體室等一類標準的專用教室。建起了校園網、電子備課室、電視臺、衛(wèi)星地面接受系統(tǒng)。 辦公室配備了計算機,教室安裝了電視機、VCD機、實物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設備,實現了教育教學設施現代化。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教科研為先導,先后承擔了全國、省、市教育科研課題三個,其中“實施美育與各學科整合,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的課題研究已在學校各學科全面展開,被列入市“十五”重點科研課題。 學校的少先隊活動、體育活動、科技活動豐富多彩,獨具特色。榮獲區(qū)少先隊檢閱式優(yōu)秀獎、自我服務展示一等獎、少兒藝術節(jié)舞蹈一等獎、鼓號操比賽銀號獎,區(qū)運動會繩毽、長跑第一名,繩毽市一、二名,市排球比賽男子第三名、女子第五名,市古詩文誦讀課題實驗先進單位。在市少年宮第七屆“太保杯”七項技能大賽中,百余名學生獲獎,學校獲集體獎。400余人次在小紅花征文、硬筆書法、聲樂、繪畫、器樂、表演、武術、故事大王、科技創(chuàng)新、微機等比賽中獲獎,其中市小紅花征文參賽學生獲獎率100%,學校獲小紅花征文優(yōu)勝集體。教師論文課近200人次在全國、省、市、區(qū)、獲獎;學校被評為市少先隊雛鷹大隊、區(qū)規(guī)范化學校、區(qū)文明單位
濟南師范學校附屬小學,是濟南市教育局唯一一所直屬小學。始建于1904年8月,當時的校名為“山東省師范學堂附屬小學堂”,此為山東省立小學創(chuàng)辦之始。1914年8月,附小遷至濟南南城根,并更名為“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附屬小學”,繼而又于1915年11月接收雙橋寺小學,改為省立一師附屬小學第二部??箲?zhàn)爆發(fā)后,附小愛國教師遷至四川綿陽梓潼縣繼續(xù)辦學。建國后又幾經搬遷,于1963年遷至現校址。 學校位于濟南市天橋區(qū)工人新村南村中街21號,占地面積20.5畝。2004年9月,一期校改結束后,一所有著濃郁文化底蘊又極具現代氣息的學校,展現在世人的面前。校舍經專家精心設計,外觀以藍色和黃色為主色調,深遂大氣,處處充滿著陽光的氣息。校園里寬敞整潔,綠樹成行,風景優(yōu)美,環(huán)境雅致,為學生健康成長創(chuàng)設了一個自由美好的天地。
濟南市師范路小學始建于1984年8月27日,位于天橋區(qū)畢家洼小區(qū),占地3818.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2989.96平方米。現有12個教學班,在校生461人。教職工47人,其中小學高級教師17人,??茖W歷26人,本科學歷10人。學校先后被評為山東省電化教育示范學校,天橋區(qū)精神文明單位,天橋區(qū)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天橋區(qū)師德建設先進單位,天橋區(qū)全方位目標先進單位等。 學校配有微機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有線廣播、閉路電視系統(tǒng)、校園網絡,一、二年級實現了多媒體進教室,初步實現了教育教學的科學化、現代化。 學校始終堅持“用仁愛喚醒孩子們智慧,使孩子們成為幸福的入”的教育理念,工作中確立了“人文管理育人,校園文化育人,科學技術育人”的辦學總目標,努力實踐并形成“德育為核心,電化教育為特色,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新課程體系。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