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4-01-25 14:01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提問:春夏秋冬,斗轉星移,草木榮枯,候鳥去來,大自然豐富多彩的物候現(xiàn)象與人類有著緊密的關系。引導學生思考:應該如何來看待物候現(xiàn)象,物候現(xiàn)象又是怎樣一回事呢?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進入《大自然的語言》的學習,共同探討大自然的奧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求:學生介紹作者及其寫作背景。
2.提問:自由朗讀課文,思考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
明確:緯度、經度、高下和古今差異的因素。
(三)研讀課文,深入分析
1.提問: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四個因素能否顛倒說明的順序?
要求:小組討論,小組代表回答。
明確:不能。因為四個因素的影響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條有理。緯度、經度、高下差異,都是空間因素,古今差異則是時間因素,從空間到時間又是一種條理。對四個因素的解說由一個設問句引出,接下來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連接詞,使這一部分層次清楚。
2.提問:“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10天。”這句話用了什么說明方法?說明了什么?
明確:用作比較來說明緯度的差異對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影響。
3.提問:閱讀文中句子“所以沿海地區(qū)的春天的來臨比內陸要遲若干天。如大連緯度在北京以南約1°”,思考句中的“約”能否刪除?為什么?
要求:多媒體出示該句,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
明確:不能刪掉。“約”表估計,因為不能確定,只能用表估計的語言。如果去掉,與實際情況不符。“約”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4.要求:指導學生齊讀該句,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5.提問:研究物候學的五個好處能否顛倒說明的順序?
明確:不能。“首先”“對于”“還能夠利用”“也能夠利用”“為了便利”五層意思,有重有輕,有主有次。
6.要求:再次朗讀全文,體會作者對自然的喜愛之情。
(四)提升認知,拓展延伸
提問:說一說我們身邊的大自然有什么變化?
要求:學生自由發(fā)言,合情合理即可,教師指導點評。
(五)歸納總結,深入理解
提問:誰來說下自己的收獲?
要求:學生自主小結,教師歸納補充。
(六)實際演練,布置作業(yè)
課下查閱資料去進一步了解物候現(xiàn)象,下節(jié)課一起分享。
五、板書設計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上一篇: 教師資格面試初中語文《紫藤蘿瀑布》教案
下一篇: 教師資格面試高中信息科技教案匯總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