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4-09-24 17:21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學生可以描述人工智能的概念與基本特征;了解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歷程與趨勢;
2.客觀認識人工智能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體驗常見的人工智能技術(shù),體會人工智能帶給人類的便捷服務,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通過合作探究,知道我國在人工智能領(lǐng)域取得的重要進展,培養(yǎng)學生利用智能平臺提供的智能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人工智能的含義,能簡單描述人工智能的概念與基本特征。
難點: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客觀認識人工智能的本質(zhì)特征;學會辯證地思考問題。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任務驅(qū)動法和小組協(xié)作學習法。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利用游戲?qū)氲姆绞剑盒∶灼煜碌恼Z音交互引擎叫做“小愛同學”,現(xiàn)在“小愛同學”想和大家玩一個小游戲,請同學們依次和“小愛同學”聊天,通過我們回答“是”或者“不是”來讓她猜我們心中所想的人物。由“小愛同學”成功猜出“袁隆平”爺爺為導線,學生思考“小愛同學”為什么能夠和我們?nèi)祟愡M行溝通,由此引出課題《認識人工智能》。
(二)新課講授
1.人工智能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教師出示人機博弈著名的“三盤棋”的案例。
學生自主探究:上網(wǎng)查找這三次人機對弈的差別同時想一想計算機是如何進行“思考”的?
教師提問:什么是人工智能呢?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圖靈測試能否判斷出機器是否具有智能,并說明理由。
教師講解:吳文俊院士就提出了幾何定理證明的“吳氏方法”,對人工智能的理論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利用人機博弈這一人工智能經(jīng)典領(lǐng)域的發(fā)展過程,引導學生感受人工智能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2.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
全班分為三個小組,分別完成三個體驗任務:①語音識別——移動應用程序“百度地圖”;②圖像識別——百度識圖;③自然語言處理——百度翻譯。學生進行體驗活動。
教師提出問題:在體驗過程中,思考機器的智能體現(xiàn)在哪里,智能達到什么程度。
(三)鞏固練習
以小組為單位,思考并討論人工智能與人類智能在解決相關(guān)問題時的優(yōu)點和缺點。通過交流與討論,發(fā)掘出人工智能與人類智能各自的優(yōu)勢,填寫表格。
(四)學生小結(jié)
學生總結(jié):人工智能的含義以及在信息社會中的應用。
教師補充:所以我們要正確利用人工智能,在實例體驗中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客觀認識人工智能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五)課后拓展
課后拓展任務:體驗一些人工智能小游戲。
五、板書設計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