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下湖南教師資格面試試講高中美術(shù)《篆書欣賞》教學設計

http://hunan.hteacher.net 2022-11-10 15:10 湖南教師資格證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篆書的特點,掌握篆書的欣賞方法,感受其線條、章法、載體變化后的文化發(fā)展。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欣賞、討論和查閱資料,認識篆書的特點,提高欣賞能力和文化感知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提高審美能力,感受美與文化之間的關(guān)系。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欣賞、感受篆書的美。

難點:理解推動篆書載體、形式、章法改變背后文化內(nèi)涵。

三、教學過程

活動一:激趣導入

觀看3D數(shù)字博物館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1.大家看到的字體是什么字體?載體是什么?(篆書、青銅器墻盤)

2.墻盤屬于什么時期?這一時期的文字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jié):圖中墻盤屬于西周中期青銅器,從其拓片中可以看出這個時期的篆書已經(jīng)趨于規(guī)范化,相比之前的字體橫豎均已有法度。這一時期文字在歷史的滾滾湍流中不斷蕩滌,如大浪淘沙般在歷史的河床上留下無盡的刻痕;此刻的你我如那些冒雪逐金的淘金者一般即將踏上一艘時光艦船回到那個戰(zhàn)火與文化相交映的時代認識篆書,欣賞篆書。

活動二:描述分析

1.篆書的特點

多媒體出示墻盤拓片,提出問題:

(1)墻盤拓片中的字體是由哪些基礎美術(shù)語言組成?(直線、曲線)

(2)結(jié)合歷史上西周之前的篆書文字,對比思考和墻盤拓片中的文字字形有何異同?整體的章法又有何變化?(大篆多象形,墻盤銘文漸變規(guī)整,都為豎長形的字體;章法相較之前的大篆開始注意整體的橫豎排列)

2.探究原由

學生以美術(shù)小組,探討:為何墻盤銘文已經(jīng)初步具有現(xiàn)代書法的形式?學生結(jié)合書中材料及課前預習回答。

學生回答,教師啟發(fā)引導:大篆多較為明顯章法變化原因在于載體材料和成字方式的變化;西周中期的冶煉技術(shù)趨于成熟,獸骨或龜甲卜卦之風漸弱均為墻盤銘文初見橫豎規(guī)整的趨勢。

活動三:總結(jié)解釋

教師繼續(xù)出示墻盤銘文拓片圖片并放大與學生共同觀看,師生共同概述墻盤銘文及這個時期的文字特點:

1.墻盤銘文筆畫粗細均勻,線條細勁;

2.字形整齊、舒朗;結(jié)構(gòu)嚴謹;

3.主要用作記載功績和事件。

活動四:欣賞評價

1.請同學們回顧篆書知識并欣賞大盂鼎銘文。

2.教師解答學生問題,提醒學生注意字形、線條、章法、作用等方面。

3.舉辦“上古遺風”學術(shù)座談會,學生按照美術(shù)小組介紹本組的欣賞角度和“學術(shù)成果”。

4.其他小組同學發(fā)表自己見解、從歷史的發(fā)展、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文字載體的轉(zhuǎn)變等角度。

(如第5組:大盂鼎為西周時期,王室用來記載事件的青銅器銘文,從拓片中看整體文字布局規(guī)整,書風凝重。)

活動五:小結(jié)作業(yè)

1.請學生談一談本課收獲,并進行情感升華:有文字記載的文明時時刻刻告誡我們?nèi)魏我粋€民族的強大都離不開文化的傳承和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由龜甲、獸骨上的刻字轉(zhuǎn)變?yōu)榍嚆~器上的銘文記載是歷史車輪的向前推進,也是先民對美的無限追求。希望同學們認真對待我們的漢字,能夠?qū)懸皇制恋臅ā?/p>

 

2.課后了解更多的文字變遷的歷史。

推薦閱讀:

教師資格準考證打印入口

教師資格準考證打印時間

教師資格準考證打印流程

教師資格報名時間

責任編輯:湖南分校

教師教育網(wǎng) 教育信息網(wǎng) 人事考試網(wǎng)

>>更多湖南相關(guān)信息/資料查看

湖南幼兒教資面試試講葵花寶典湖南教資面試試講故事《小白兔運南瓜》題本湖南教資面試試講小學信息技術(shù)《三維造型初體驗》教案湖南教資面試試講健康領域體育活動《好玩的跳繩》湖南教資面試試講大班語言領域故事活動《小馬過河》湖南教資面試試講小學體育《腳內(nèi)側(cè)運球》教案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咨詢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