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4-04-13 14:30 福建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浮力及其方向;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提升動手操作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養(yǎng)成理學科科學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產生對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阿基米德原理及公式。
【難點】浮力的方向。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教師將小木塊放在桌面上,學生畫出受力示意圖,并知道此時二力平衡。教師提問:木塊平衡的原因?學生回答:桌面的支持力;教師繼續(xù)提問:物體在水里和空氣中,是否也會受到支持的作用?從而引入新課。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1.浮力
教師將小木塊放在盛水的燒杯中,學生類比木塊在桌面的情形,畫出受力示意圖,此時的支持力叫做浮力。教師展示小船浮在水面、人在死海不沉的圖片,讓學生感受浮力的存在,并畫出受力示意圖。
教師給出懸浮在空氣中的氣球的圖片,類比物體在水中的情況,學生能知道物體在空氣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學生討論浮力的條件,得到:需要浸在液體或氣體中。
教師給出定義:浸在液體或氣體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向上的托力。并提問浮力的方向,學生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得到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教師提問:水中下沉的鐵塊是否受到浮力?學生分析浮力產生條件能猜想出鐵塊受到浮力。教師給出彈簧測力計,并讓學生測得鐵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學生通過討論確定步驟:先測得鐵塊的重力,再將鐵塊完全浸入水中,記錄此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最后根據受力分析得出彈簧測力計減小的示數(shù)即為小鐵塊此時受到的浮力。
2.阿基米德原理
首先,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影響浮力大小因素的實驗。
學生根據死海中人可以漂浮的情況,猜測出和液體的密度有關,根據鐵皮船可以漂浮能猜想到和浸在水中的體積有關系,教師給出排開水的體積這個因素。
由于有兩個因素,學生確定控制變量法為實驗設計思路,教師給出實驗器材,學生以物理小組為單位設計實驗方案,教師進行點評和必要的補充,并強調將鐵塊慢慢浸入水中到完全浸沒,需要記錄三個數(shù)據。
實驗過程: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小鐵塊的重力;將小鐵塊從接觸水面到完全浸沒過程中,記錄三次數(shù)據;改變小鐵塊的浸入深度,記錄數(shù)據;換用濃食鹽水,重復上述操作,在同一深度記錄數(shù)據。
實驗結果為:在浸入過程中,示數(shù)逐漸減小;浸沒后,改變深度示數(shù)不變;同一深度,鹽水中的示數(shù)小于清水中的示數(shù)。
學生分析:影響浮力大小因素有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水的體積。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上一篇: 教師招聘面試初中美術《色彩的對比》說課稿
下一篇: 教師招聘面試高中體育《短距離跑》教案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