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12-22 21:37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1.基本含義
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
2.淵源
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人類認識或學習活動的普遍規(guī)律之一,是教學必須遵守的一個原則。不少教育家對這個要求作過理論探討。在中國古代,荀況提出:“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古羅馬教育家昆體良以及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都重視教學中的練習和實習作業(yè)。但是在歷史上,在存在剝削階級的社會里,書本與實際嚴重脫節(jié)。列寧把它稱之為舊社會留下的最大禍害之一。在理論上,絕大多數(shù)教育家對教學中理論和實踐關系的理解,或者其命題本身就是唯心主義的,或者停留在樸素唯物論或樸素經(jīng)驗論水平上,都不能達到全面的辯證的認識,因而不能全面地解決教學中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的問題。以美國教育家杜威為代表的實用教學論,則片面地主張“從做中學”,忽視教學中系統(tǒng)理論知識的學習。
3.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1)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重聯(lián)系實際。只有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教學才能生動活潑,使抽象的書本知識易于被學生理解,吸收轉化為對他們有用的精神財富。
(2)重視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師應當根據(jù)教學的需要,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參觀、訪問、社會調查,參加一些課外學科或科技小組的實際操作活動或從事一些科學觀察、實驗與發(fā)明以及生產(chǎn)活動等。
(3)正確處理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系。在教學中,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學生才能深刻理解知識,掌握技能,達到學以致用。
(4)補充必要的鄉(xiāng)土教材。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各方面的差異很大,為了使教學不脫離實際必須補充必要的鄉(xiāng)土教材
4.相關例子
(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2)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4)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5)施用累能。
(6)知行統(tǒng)一。
(7)對立面——紙上談兵。
探考向:
1.小學語文老師告訴學生如何區(qū)別"買"和"賣"兩個字時說"少了就買,多了就賣",學生很快記住了這兩個字。還有學生把"干燥"寫成了"干躁",把"急躁"寫成了"急燥",老師就教學生記住,"干燥必防火,急躁必跺腳",從此學生對這兩個字再不混淆了。題干中語文老師運用的教學原則主要是( )。
A.直觀性原則 B.因材施教原則
C.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D.啟發(fā)性原則
【答案】C。解析: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是指以學生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上理解知識。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題干中老師利用漢字的部首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因此屬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2.古代教育家荀子提出:“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這體現(xiàn)了教學的( )。
A.直觀性原則 B.因材施教原則
C.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D.啟發(fā)性原則
【答案】C。解析:題干中荀子的話強調不僅要知道,更重要的是要去做。因此說明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重要性。要求以學生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上理解知識。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故本題答案為C。
責任編輯:文文
上一篇: 特崗教師考試知識點:洛克教育觀點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