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06-08 16:25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單項選擇題
(二)
1.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 年版)》中關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表述,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 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B.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積累與構建起來,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能力及其品質(zhì)。
C.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的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思維方法與思維品質(zhì),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xiàn)。
D.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 三個方面。
2. 關于普通高中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堅持立德樹人,增強文化自信,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
B. 以核心素養(yǎng)為本,推進語文課程深層次的改革
C. 加強實踐性,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方式的轉變
D. 注重時代性,構建開放、穩(wěn)定、有序的語文課程
3. 組織教師交流會,重點研討如何落實高中階段的 3 個共同學習任務群,關于“學習任務群 1·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的解說,下列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本任務群的學習貫串必修、選擇性必修兩個階段。
B. 本任務群在必修階段安排1 學分,18 課時。應完成一部長篇小說和一部學術著作的閱讀, 重在引導學生建構整本書的閱讀經(jīng)驗與方法。
C. 閱讀整本書,應以學生利用課內(nèi)外時間自主閱讀、撰寫筆記、交流討論為主,不以教師的講解代替或限制學生的閱讀與思考。
D. 學生應聯(lián)系個人經(jīng)驗,深入理解作品;享受讀書的愉悅,從作品中汲取營養(yǎng),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4. 某學校組織教師學習《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 年版)》,圍繞“評價建議”深入研討,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語文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和學生的學業(yè)水平,應在具體的語文學習情境和活動任務中,全面考查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情況。
B. 語文教師應更多地采用診斷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考查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情況。
C. 可采用紙筆測試、現(xiàn)場觀察、對話交流、小組分享、自我反思等多種評價方式,提高評價效率,增強評價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D. 選擇性必修的評價應該更關注學生語文學習內(nèi)容“點”的深度,選修的評價應更關注學生語文學習內(nèi)容“面”的廣度。
5. 關于“學習任務群 5 文化閱讀與寫作”學習目標與內(nèi)容的表述,不符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 年版)》的一項是( )。
A. 精讀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藝術形象。
B. 根據(jù)不同的藝術表現(xiàn)方式,從多個角度欣賞作品,獲得審美體驗。
C. 結合所閱讀的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寫作的一般規(guī)律,嘗試自己創(chuàng)作全新的文學作品。
D. 養(yǎng)成寫讀書提要和筆記的習慣。
6. 依據(jù)《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 年版)》,下列關于普通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和選修課程學習要求,錯誤的一項是( )。
A. 學習多角度、多層次地閱讀,對優(yōu)秀作品能夠常讀常新,獲得新的體驗和發(fā)現(xiàn)。
B. 嘗試對重要的古今中外文學作品進行比較研究或專題研究,理解作品所表現(xiàn)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恰當?shù)脑u價。
C. 注意在生活和跨學科的學習中學語文、用語文,在學習和運用的過程中提高表達、交流能力。
D.以發(fā)展的眼光和開放的心態(tài)看待傳統(tǒng)文化和外來文化,關注當代文化生活,能通過多種途徑開展文化專題研討。
7.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 年版)》指出要合理確定各類課程學分比例,在畢業(yè)總學分不變的情況下,對原必修課程學分進行重構,由必修課程學分、選擇性必修課程學分組成,適當增加選修課程學分,既保證 ,又兼顧 。 ( )
A. 科學性 基礎性 B. 基礎性 選擇性
C. 基礎性 科學性 D. 科學性 文化性
8. 關于“課程目標”的表述,不符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 年版)》的一項是 ( ) 。
A. 關于“語言積累與建構”的目標:積累較為豐富的語言材料和言語活動經(jīng)驗,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在已經(jīng)積累的語言材料間建立起有機的聯(lián)系,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國語言文字運用的基本規(guī)律。
B. 關于“語言表達與交流”的目標:能憑借語感和對語言運用規(guī)律的把握,根據(jù)具體的語言情景和不同的對象,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文明得體地進行表達交流;能將具體的語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際情景和歷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評價。
C. 關于“語言梳理與整合”的目標:通過梳理和整合,將積累的語言材料和學習的語文知識結構化,將語言活動經(jīng)驗逐漸轉化為具體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語言實踐中自覺地運用。
D. 關于“提升思維品質(zhì)”的目標:自覺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語文實踐活動經(jīng)驗,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增強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獨創(chuàng)性。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