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06-08 16:30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牛刀小試
一、選擇題
1. 以體育競賽為主要特征,以創(chuàng)造優(yōu)異成績和比賽優(yōu)勝為主要目標的體育是(
A. 競技體育
B. 大眾體育
C. 學校體育
D. 社會體育
2. 競技體育形成的基本動因是生物學因素、個性心理因素和( )
A. 政治因素
B. 經(jīng)濟因素
C. 文化因素
D. 社會學因素
3. 身體練習的動力學特征有三種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 )
A. 起點
B. 支點
C. 原點
D. 遠點
4. 最適合采用分解教學方法的是(
A. 簡單且不能合理分解的動作
B. 簡單且能合理分解的動作
C. 復雜且不能合理分解的動作 D. 復雜且能合理分解的動作
5. 在 50 米跑測試中,學生單位時間內移動的距離稱為( )
A. 動作速度 B. 反應速度
C. 位移速度 D. 力量速度
6. 運動過程中,單位時間內身體或身體某部位移動距離稱為( )
A. 運動時間 B. 運動速度
C. 運動距離 D. 運動速率
7. 下列選項中屬于減負荷練習的是( )
A. 上坡跑 B. 迎風跑
C. 下坡跑 D. 負重跑
8. 反應速度的訓練方法( )
A. 信號刺激法 B. 助力速度練習
C. 阻力速度練習 D. 速度耐力練習
9. 在運動訓練習法中,負荷強度較低,負荷時間長,無間斷的連續(xù)進行的訓練方法是( )
A. 循環(huán)訓練法 B. 重復訓練法
C. 持續(xù)訓練法 D. 比賽訓練法
10. 下列運動中屬于發(fā)展靈敏性的手段是( )
A. 俯臥撐 B. 立定跳遠
C. 負重蹲起 D. 跳繩
二、判斷題
1. 簡單動作可采用完整教學法,復雜動作也可以采用完整教學法。()
2. 小學生進行力量練習時,應以靜力性練習為主,輔以適宜的動力性練習。()
3. 反應速度的快慢取決于反應時的長短。()
4 間歇性訓練法是在一次訓練后,機體基本恢復后,再進行下一訓練的方法。()
5. 持續(xù)訓練法主要用于提高運動員的動作技術。()
6. 完整的訓練方法是指從技術或戰(zhàn)術配合的開始到結束,不分部分和環(huán)節(jié),完整及進行訓練的方法。 ( )
7. 體能的發(fā)展隨著年齡的發(fā)展而變化,男女學生體能的發(fā)展速度是相同的。 ( )
8. 青少年在基礎訓練階段,訓練負荷有很大的提高空間,因此要盡可能地加大訓練負荷,促進其競技能力的快速提高。 ( )
三、名詞解釋
1. 競技體育
2. 循環(huán)訓練法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文文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