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04-24 10:17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師生關系的模式。師生關系的模式分為權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民主型的師生關系模式是以開放、平等、互助為其主要心態(tài)和行為特征的。教師在教室內(nèi),以民主的方式教學,重視集體的作用,與學生共同計劃,共同討論,幫助學生設立目標,指引學生向著目標進行學習。題干中教師與學生共同計劃、共同討論,符合民主型的關系模式。故本題選C。
2.【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教師的權利。教育教學權,是指教師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的權利,這是教師的最基本權利。故本題選C。
3.【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教師勞動的特點。教育勞動的特點有:復雜性與創(chuàng)造性、連續(xù)性與廣延性、長期性和間接性、主體性和示范性、勞動方式的個體性與勞動成果的群體性。其中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有:因材施教;教學方法的不斷更新;教育機智。所以題干“教育有法,但無定法”是說創(chuàng)造性地采用教學方法,是創(chuàng)造性的體現(xiàn)。A選項復雜性的表現(xiàn)有:教學目的的全面性;教學任務的多樣性;勞動對象的差異性。B選項示范性是指教師的言行舉止,如人品、才能、治學態(tài)度等都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對象。C選項間接性是指教師的勞動不直接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而是以學生為中介實現(xiàn)教師勞動的價值。故本題選D。
4.【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教師的根本任務?!吨腥A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一章第三條對教師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學的界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yè)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所以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故本題選D。
5.【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教師勞動的特點。教師勞動的創(chuàng)造性比一般勞動的創(chuàng)造性更具有靈活性,這主要是由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復雜性所決定的。教師勞動的創(chuàng)造性具體來講,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因材施教;第二,教學方法上的不斷更新;第三,教師需要“教育機智”。所以教育機智屬于教師勞動的創(chuàng)造性。故本題選C。
6.【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權利。班主任對學生搜身的做法,侵犯了學生人身自由權。故本題選B。
7.【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教師的知識素養(yǎng)。教師的知識素養(yǎng)包括:(1)精深的學科專業(yè)知識(本體性知識),這是教師知識結構的核心,也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必備基礎。(2)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條件性知識),教育學、心理學及各科教材教法是教師首先要掌握的最為基本的教育學科知識。(3)實踐性知識,指教師在面臨實現(xiàn)有目的的行為中所具有的課堂情境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4)文化知識,指教師需要具備廣博的文化知識。(5)政治理論修養(yǎng)。題干的關鍵在“了解學生的年齡特征”,這是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故本題選D。
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ABD
【解析】本題考查教師權利。我國教師享有以下基本權利:(1)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選項A符合題意。(2)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yè)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發(fā)表意見。(3)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yè)成績。選項B符合題意;(4)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guī)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帶薪休假。選項D符合題意。(5)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6)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選項C從事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是無關選項。故本題選ABD。
2.【答案】BCD
【解析】本題考查教師的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教師的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是教師勝任教學工作的基礎性要求,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精通所教學科的基礎性知識與技能;(2)了解所教學科相關的知識;(3)了解學科的發(fā)展脈絡;(4)了解學科領域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論。故本題選BCD。
三、簡答題
1.【參考答案】
(1)本體性知識,指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
(2)條件性知識,指教育學、心理學和教法等相關的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識。
(3)實踐性知識,指教師在面臨實現(xiàn)有目的的行為中所具有的課堂情景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具體地說,這種知識就是教師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
(4)文化知識,指教師需要具備廣博的文化知識。具體包括:基本哲學理論知識,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知識;現(xiàn)代科學和技術的一般知識;社會科學的理論與觀點。
2.【參考答案】
(1)教師勞動的復雜性和創(chuàng)造性;
(2)教師勞動的連續(xù)性和廣延性;
(3)教師勞動的長期性和間接性;
(4)教師勞動的主體性和示范性;
(5)教師勞動方式的個體性和勞動成果的群體性。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上一篇: 教師招聘筆試學生與教師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