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2-12-23 10:49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1.語文老師在朗讀課文《觀潮》時聲情并茂,讀到描寫潮水的聲音大時,老師朗讀的聲音也隨之變大,使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連開小差的學生都不自覺地被吸引而認真聽起來。這表明老師的朗讀引起了學生的( )。
A.共鳴
B.無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興趣
【答案】B
【解析】
無意注意也稱不隨意注意,是沒有預定目的、無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對一定事物所發(fā)生的注意。引起無意注意的條件:客觀刺激物的特點和人的主觀狀態(tài)。題干中教師加大聲音,體現(xiàn)出客觀刺激的強度加大可以引起了學生的無意注意,故本題選B。
2.小紅因為小時候被貓抓傷過,從那以后她對那些具有爪的動物都十分懼怕。這種現(xiàn)象屬于刺激的( )。
A.抑制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答案】C
【解析】
泛化是對相似的刺激以同樣的方式作出反應;分化是指辨別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并對其作出不同的反應。如題干所述,之所以對有爪的動物也產(chǎn)生了懼怕反應,是因為有爪的動物和貓爪很相似,小紅難以區(qū)分,屬于刺激的泛化。故本題選C。
3.華老師帶領幼兒園小朋友進行戶外活動,突然下了一場太陽雨,天空出現(xiàn)了一條彩虹,小朋友們一個個興趣高漲,議論紛紛。于是華老師決定終止原來的活動計劃,開展一次題為“彩虹的秘密”的科學活動,讓小朋友們探究彩虹是如何形成的。這體現(xiàn)了課程實施的( )。
A.忠實取向
B.相互適應取向
C.創(chuàng)生取向
D.工具理性取向
【答案】C
【解析】
辛德等人將課程實施或研究課程實施的取向分為三種:忠實取向、相互調適取向、課程締造取向(創(chuàng)生取向)。其中,課程創(chuàng)生取向認為,真正的課程是教師與學生聯(lián)合締造的教育經(jīng)驗,課程實施本質上是在具體教育情境中締造新的教育經(jīng)驗的過程。既有課程計劃只是這個經(jīng)驗締造過程中可供選擇的媒介之一而已,課程實施反而更看重參與者建構教育經(jīng)驗。題干中的教師結合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性的開發(fā)課程,體現(xiàn)出課程創(chuàng)生的取向。故本題選C。
4.某校美術組教師利用當?shù)厍祭C文化,對羌繡制作材料和制作流程進行改編創(chuàng)新,并將其應用到具體教學中,得到一致好評。此課程屬于( )。
A.國家課程
B.地方課程
C.校本課程
D.綜合課程
【答案】C
【解析】
校本課程是指由學校根據(jù)本校實際自主開發(fā)并在本校實施的課程,其主導價值在于創(chuàng)建學校辦學特色,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并有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題干中美術組教師利用當?shù)厍祭C文化,進行改編創(chuàng)新,將其應用到教學中,屬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運用。故本題選C。
5.讓學生“學會學習”的課程目標屬于( )。
A.知識與技能目標
B.過程與方法目標
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D.能力目標
【答案】B
【解析】
新課程倡導三維課程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其中“過程與方法”目標突出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使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同時成為獲得學習方法和能力發(fā)展的過程。故本題選B。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