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2-10-17 11:38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題目。
魯山山行
宋·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1.此詩的尾聯(lián)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態(tài)?
2.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簡要分析此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題目。
浣溪沙
蘇軾
風壓輕云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沈郎多病不勝衣。
沙上不聞鴻雁信,竹間時聽鷓鴣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簡易賞析詞的末句“此情惟有落花知”。
【參考答案】
(一)
1.【參考答案】尾聯(lián)巧妙地運用了設(shè)問手法,寫出了“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語境,移步換景,一幅原生態(tài)的畫面映入眼簾,表達出詩人超脫、淡泊的閑適恬靜心態(tài)。
【解析】詩歌鑒賞當中,藝術(shù)手法鑒賞類題目的答題步驟是:首先找出使用的藝術(shù)手法是什么,然后闡述詩人是怎樣運用這一藝術(shù)手法的,最后體悟這樣的藝術(shù)手法有什么樣的作用。
2.【參考答案】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山行時輕松愉快(或閑適自得)的思想感情。首聯(lián):“愜”字表明詩人正有寄情山野的閑適之情,而時高時低的山巒剛好合乎詩人的心意。頷聯(lián):“好峰”“幽徑”寫出了詩人游賞時的愉悅心境。頸聯(lián):“秋日山林熊鹿圖”寫出了山林的空曠和生機,表達了詩人的閑適之情。尾聯(lián):云外傳來一聲雞叫,暗示著有人家,仿佛在回答詩人心中的疑問。景與情契,表現(xiàn)了詩人陶醉于大自然的愉悅之情。
【解析】鑒賞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結(jié)合詩文當中的內(nèi)容、藝術(shù)手法等來回答,一般答題步驟是:首先用一兩個詞語來概括作者的情感,然后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和藝術(shù)手法來對分析作者的情感。
(二)
【參考答案】“此情惟有落花知”作者采用擬人的手法,落花本無知,但由于作者的移情作用,使無知的落花變成了深知作者心情的知己。這樣融情入景,作者借“落花”進一步表達出內(nèi)心的凄涼和孤寂。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云云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