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2-06-23 16:09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1.【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教學組織形式。對班級教學的實施產(chǎn)生重要推動作用的是“導生制”。導生制也稱為貝爾-蘭卡斯特制,這種教學組織形式仍以班級為基礎,但教師不直接面向班級全體學生,教師先把教學內(nèi)容教給年齡較大的學生。而后由他們中間的佼佼者——導生去教年幼的或成績較差的其他學生。導生制對班級教學的實施產(chǎn)生重要的推動作用。故本題選D。
2.【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非正式班級組織的特點。非正式組織是人們在活動中自發(fā)形成的以情感力量維系的組織。在中小學的班級中,不僅存在以班委會為核心的正式組織,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非正式組織,這種非正式組織對班級管理的影響既有積極的方面,也有消極的方面,能否充分發(fā)揮它的積極影響,減少其消極影響,關系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以及學校、班級管理目標的實現(xiàn)。由此可知,二者既可以相互積極影響,又可以相互阻礙。故本題選D。
3.【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知識的學習。下位學習又稱類屬學習,是一種把新的觀念歸屬于認知結(jié)構(gòu)中原有觀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聯(lián)系的過程。原有觀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學習的知識。題干中新概念是“梨子”,舊概念是“水果”,新概念是舊概念中的一種,這屬于下位學習。故本題選C。
4.【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問題解決的特征。問題解決是指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標,應用各種認知活動、技能等,經(jīng)過一系列地思維操作,從問題的起始狀態(tài)到達目標狀態(tài),使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問題解決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大特征:(1)目的性。問題解決活動必須是由目的指向活動。它要達到某個特定的終結(jié)狀態(tài)。如做夢,缺乏明確的目標,不屬于問題解決。(2)序列性。問題解決必須包含一系列心理操作才能稱之為問題解決,自動化或單一的操作不能構(gòu)成問題解決。(3)認知性。問題解決的活動必須由認知操作來進行。A選項回憶朋友的名字、D選項浮現(xiàn)童年的生活情境,雖然都具有目的性,但是這些活動只需要簡單的記憶提取,因此不屬于問題解決。C選項穿衣服,雖含有目的性和系列操作性,但是沒有思維的認知操作參與,因此也不屬于問題解決。故本題選B。
5.【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教學方法。在數(shù)學中,實驗法可用來發(fā)現(xiàn)或驗證許多數(shù)學對象的性質(zhì)。如幾何中對各種圖形面積、體積的計算公式的導出,常使用割補法變換成易于計算的等積圖形來加以解決。題干中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的過程,最后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這一組關系。符合教學的實驗法的理念。B選項,強調(diào)鞏固知識,題中是獲取新知。C選項,強調(diào)學生看。D選項,題干中并未創(chuàng)設情境。故本題選A。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