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nan.hteacher.net 2022-05-09 18:16 湖南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五)選崗
按照綜合成績排名從高到低的順序,由考生從最后一次核減崗位計劃后確定的招聘崗位中自主選擇一個具體單位,如果入圍選崗對象最后一名綜合成績排名相同則同時進入選崗程序,如體檢、考察合格,則增加招聘計劃,聘用在原報考崗位。選崗時間在汝城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上另行公告。
(六)考察
招聘單位及其主管部門對體檢合格人員進行考察,重點考察應聘人員的思想政治表現、遵紀守法、道德品質、業(yè)務能力、工作實績、應聘資格條件等方面的情況。組織考察時,應根據考察對象的情況采取適當的考察方式,并形成具體的考察結論。
(七)公示
根據綜合成績、體檢、選崗和考察結果,招聘單位及主管部門集體研究提出擬聘用人選,提交汝城縣人社局審查,經審查合格的擬聘用人員,在汝城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jiān)督。公示內容包括招聘單位、招聘崗位和擬聘用人員姓名、性別、準考證號以及監(jiān)督電話等。公示時間不少于 7 個工作日。
(八)聘用
公示無異議的擬聘用人員,由招聘單位及主管部門填寫聘用相關材料,經汝城縣人社局統(tǒng)一匯總,報郴州市人社局備案后,辦理聘用相關手續(xù)。所有被聘用人員最低服務年限5周年(指在汝城縣教育系統(tǒng)服務),其中報考村小崗位的人員聘用后必須在選崗學校(村小)服務滿3周年。不是村小崗位的小學教師崗位,也可以由所在鄉(xiāng)鎮(zhèn)學校安排到村小工作,但不設村小服務年限。
招聘單位應在汝城縣人社局辦理聘用相關手續(xù)后15日內與被聘用人員簽訂聘用合同,按規(guī)定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內。試用期滿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被聘用人員的入職時間從與招聘單位簽訂聘用合同之日起算。
四、特別提示
(一)報考人員請在汝城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查看各招聘環(huán)節(jié)相關信息。招聘單位及其主管部門均不一一電話通知報考人員。如考生因不及時關注各招聘環(huán)節(jié)相關信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擔。報名時登記的通訊號碼,須保持暢通,通訊方式如有變更,請及時告知汝城縣教育局政工股。
(二)報考人員須妥善保管有效身份證原件及筆試準考證。報考人員參加筆試、資格審查、面試、體檢和選崗時,必須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原件(二代有效身份證、有效期內的臨時身份證、帶照片的戶籍證明、護照)及筆試準考證,缺少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及筆試準考證的考生不得參加筆試、資格審查、面試、體檢和選崗。
(三)報考人員須嚴格遵守公開招聘紀律,誠信參與招聘考試,不弄虛作假,不違紀違規(guī),不隨意放棄。對違紀違規(guī)行為,將按照《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違紀違規(guī)行為處理規(guī)定》(人社部令第35號)進行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面試后,在體檢、選崗、考察、公示、聘用等環(huán)節(jié)中因放棄或資格審查、體檢、考察、公示不合格等原因造成的招聘計劃空缺,一律不進行遞補。
(五)本次考試不指定考試輔導用書,不舉辦且不委托任何機構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
(六)正式聘用人員符合《湖南省普通高校畢業(yè)生貧困地區(qū)基層單位就業(yè)學費補償管理辦法》文件規(guī)定者,將享受學費補償。
五、疫情防控
按照“誰組織,誰負責”的原則,由縣教育局制定公開招聘防疫指南,落實衛(wèi)生防疫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環(huán)節(jié)的疫情防控要求見該環(huán)節(jié)舉行前的疫情防控公告,詳見汝城縣人民政府網站。
六、紀律與監(jiān)督
招聘工作由縣紀委縣監(jiān)委駐縣教育局紀檢監(jiān)察組全程監(jiān)督。監(jiān)督舉報電話:0735—8226907
七、招聘考試服務
政策考務咨詢電話:汝城縣教育局政工股, 0735-8230888。
本公告中招聘程序由汝城縣人社局負責解釋,招聘崗位所需的學科專業(yè)、學歷、學位、年齡和其他條件等以本次公告為準,具體事項由汝城縣教育局負責解釋。
點擊下載>>>
![]() |
1、2022年汝城縣公開招聘教師計劃崗位信息表 |
![]() |
2、誠信考試承諾書 |
汝城縣教育局
2022年5月9日
原標題:2022年汝城縣公開招聘教師公告
原文鏈接:http://czrsj.czs.gov.cn/18281/18295/content_3438857.html
更多考試資訊/考試動態(tài)敬請關注:湖南教師招聘網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熱門標簽: 郴州教師招聘公告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