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2-02-15 16:03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參考答案】
1.A
【解析】試題分析:A、擬人。B、C、D都用的是“描寫”。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運用修辭手法的能力。
點評:準確的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必須要對各種修辭手法的特點有一個深刻的了解。比如:擬人是把人以外的物當作人來描寫,賦予它人的動作或思想感情,這就叫擬人。運用擬人,不僅可以使描寫的事物生動形象,而且能鮮明地表現(xiàn)作者對所描寫的事物的感情。
2.C
【解析】A項是暗喻,把“樹林”比作“海洋”,“海洋”前因有“一片”來修飾,這就比較恰當,如用“森林”就更好些。把“輕風”比作“呼吸”,很形象。B項也是暗喻,把“珍珠”比作“海的淚”是否恰當,值得商榷。D項運用了比擬的修辭手法。C項,“面對風暴的欺凌”江河應是波濤滾滾,咆哮怒吼,怎會“寂然無語”?
3.B
【解析】A、C、D三項無論是對修辭方法的判斷還是對修辭效果的賞析評價,都是正確的。句子描寫的是“老龍頭”這個長城的尖端,從燕山支脈的角山上“直沖下來”,“一頭扎進”了渤海岸邊,“直沖”和“扎進”使用的是比擬手法,這是不錯的,但說使用這種比擬修辭的作用是“簡潔明快、直截了當”則鑒賞評價不當,因為這兩個詞主要是用來評價短句使用的效果以及據(jù)實描寫的效果的,因此評價的對象不當。
4.C
【解析】此例考查辨析修辭方法正誤的能力。比擬又稱擬人。例①也考查辨析擬人和比喻兩種修辭方法的能力。A句中的煙囪“哽咽”、B句的花草兒“伸著懶腰”、D句中的水珠“偎依”都運用了擬人的手法。C句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把閃閃發(fā)亮的“遠處林舍”比作“姑娘送出的秋波”。因此答案是C。
5.B
【解析】考查辨析比喻句與比較句的能力。構成比喻的本體與喻體應是性質不同的而又有相似之處的不同類事物,A、C、D三句能構成比喻,B句的“蔬菜”與“水果”是同樣性質的東西,句中的“一樣”只是它們的價格,屬比較。所以,答案是B。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張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