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12-13 11:53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考點六十二】樂府
創(chuàng)建于秦,興盛于漢,是以采集改編民間音樂為主的音樂機構。
樂府中最重要的音樂家是李延年。
【考點六十三】相和大曲
相和大曲的結構可分為三個部分:“艷”、“解”和“曲”、“趨”和“亂”。
(1)“艷”,一般在曲前,起到引子的作用,音樂婉轉抒情,舞態(tài)優(yōu)美。
(2)“解”和“曲”,是相和大曲的主體部分。“曲”即歌曲;“解”是每段歌曲之后器樂伴奏的舞蹈部分。
(3)“趨”和“亂”,常用于曲末尾,是整個大曲的高潮部分。后來“趨”逐漸取代了“亂”。
【考點六十四】鼓吹樂
(1)黃門鼓吹:漢代天子宴樂群臣時所用的音樂。
(2)橫吹:軍中馬上所奏之樂,賜予邊將。
(3)騎吹:車駕從行馬上所奏音樂。
(4)短簫鐃歌:廟堂、戰(zhàn)爭凱旋時所用的音樂。
【考點六十五】《碣石調·幽蘭》
我國最早采用文字譜記譜的古琴曲。
南朝梁代人丘明傳譜。該曲共四段,抒發(fā)了抑郁沉思的情懷,富有文人氣質。
【考點六十六】《廣陵散》
又名《廣陵止息》,嵇康以善彈《廣陵散》著稱。該曲是一首富有斗爭精神的樂曲,全曲共45段,有小標題,是一部有兩個基本主題,調式調性發(fā)展完善的器樂大曲。其音樂內容,反映了漢代以來歷代人民不滿封建迫害,追求光明幸福的精神,其中也表現了沉郁悲憤的情感和戈矛縱橫的戰(zhàn)斗精神。
【考點六十七】《聲無哀樂論》
魏末嵇康所著的一部音樂美學論著。文章通過“秦客”和“東野主人”的八次辯論,明確提出“心之與聲,明為二物”“聲無哀樂”,即音樂是客觀存在的,感情是主觀存在的,兩者之間并無因果關系。
責任編輯:郭爽
上一篇: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音樂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