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11-12 09:59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語言描寫:寫祥林嫂自述阿毛之死(祥林嫂是痛苦自責的)、祥林嫂與柳媽的對話(加重了精神負擔)、與“我”的對話(祥林嫂的希望徹底破滅)。
細節(jié)描寫: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jīng)純乎是一個乞丐了——將祥林嫂的境遇進行無限放大,淪為乞丐的祥林嫂依然是悲慘的不如意的、一無所有的。
在了解了手法之后,我會帶著學生繼續(xù)回歸原文,進行如下操作:
2.祥林嫂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明確:祥林嫂是一個勤勞、樸實、溫順的人。從初到魯四爺家里,認真勤懇干活獲得魯四爺一家好評可以看出來。
再到魯鎮(zhèn)時,祥林嫂變成了一個深受摧殘、極度悲傷到后來麻木,瀕于死亡。從她再到魯鎮(zhèn)時兩頰失去血色、頭發(fā)全白。兩眼失神能夠看出以及捐門檻后卻不能參與祭祀的受了炮烙似的縮手,失神地站著可以看出來。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主動思考能力,我設置了兩個問題:
3.你如何評價祥林嫂這個人?
明確:祥林嫂是被壓榨、被剝削、被摧殘的典型——勤儉持家、丈夫去世;外出務工,被婆婆拿走錢財;因為自己改嫁,死夫失孩被嫌棄;
她懂得反抗,但是反抗得不徹底——丈夫死后,她逃出來,這是對自我尊嚴的保護;改嫁時的不屈從是對被安排命運的反抗;傾盡所有,捐門檻,是想洗刷自己的“污穢”;但逃離和二婚的頭破血流只是為了“從一而終”;捐門檻證明了其對封建低下了頭。
4.(小組討論)學生以語文小組為單位,進行“造成祥林嫂這一悲劇的原因是什么”這一問題的討論。
明確:魯四爺——是他一直對祥林嫂的冷漠、鄙夷的態(tài)度,尤其是祥林嫂再次回到魯鎮(zhèn),他不讓祥林嫂參與到任何祭祖活動中,徹底斷送了祥林嫂的希望。
柳媽——作為和祥林嫂差不多的階層,卻也對祥林嫂造成了深深的傷害,同是下層人民卻對祥林嫂進行了無情的嘲諷和傷疤的揭露,加重了祥林嫂的恐懼和對傳統(tǒng)禮教和宗教神權的畏懼。
“我“——我作為祥林嫂眼中的知識分子,卻沒能為祥林嫂解決問題,遇到問題選擇了逃避,沒能給祥林嫂幫助。
社會悲劇——當時的人們無論是社會底層或是知識分子,對傳統(tǒng)封建禮教的認識都是片面的,無太強烈意識的,以“我”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的迷茫無助,在勞動人民遇到問題時無法及時給予幫助,造成了自身和勞動人民的痛苦;勞動人民受自身各方面的限制,無法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而是竭力在維護封建禮教的傳統(tǒng),任由她毒害人民,所以祥林嫂的悲劇是社會悲劇。
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我達成了我的三維目標,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拓展延伸
三維目標的完成并不意味著學習的完成,只有完成從課內到課外的延伸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真正做到終身學習。所以我的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設計為:
《祝福》這篇文章雖題為《祝?!罚菂s是一個悲劇,體會到了作者的什么用意呢?文章以《祝福》為題,卻寫盡了祥林嫂的悲慘,是為了以富人的“富”來反襯窮人的苦楚和凄涼,能夠揭示在傳統(tǒng)禮教中,二者之間的矛盾對立;祥林嫂在一片祝福聲中死去,強烈的對比,渲染了文章的悲劇色彩。
對標題的分析,有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文章的情感和祥林嫂這個悲劇典型。
(五)小結作業(yè)
總結既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會幫助學生進行本節(jié)課內容的全面復習。我將進行如下總結:
1.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體會到了以祥林嫂為代表的社會底層勞動婦女在舊社會所受到的摧殘,體會到了封建禮教對人的荼毒和傷害,意識到了它吃人的本質。祥林嫂是悲劇的代表,老師希望大家在這個日益發(fā)展的年代,能夠不斷強大自身,少年強則國強,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祖國一直保持在先進的隊伍中。
2.作業(yè):搜索其他作者關于本篇課文的評析,下節(jié)課我們共同分享。
課上的積極學習,課后的認真復習和拓展學習都能夠幫助學生不斷提升個人能力,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應該力求突出教學重點,反應教學難點,我進行如下設計: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郭爽
上一篇: 初中生物《細菌》答辯及解析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