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11-09 09:49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作品《對鳥》,體會南方音樂的風格特征,熱愛祖國民歌。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對鳥》的欣賞,并配以討論、分析等方法,學生能夠了解南方民歌的特點,提高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
【知識與技能】
了解南方民歌的特點,并能夠用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夠用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作品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南方民歌的風格特征。
【難點】
歌曲中兩段旋律的異同。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播放日本民歌《櫻花》,并提問:這是哪個國家的什么歌曲?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不僅僅日本有好聽的民歌,我國也有,順勢揭示課題《對鳥》。
(二)初步感知
1.教師介紹《對鳥》:
廣為流傳的《對鳥》,是樂清民間所說的拋歌之一,原是在兒童歌謠的基礎上演化而來,也是勞動和生活的產(chǎn)物。雁蕩山麓、群山之間、萬木爭榮、百鳥和鳴,兒童們在山林間放牧、砍柴或采野果,觸景生情,不由自主地互猜鳥名,放聲對唱起高亢嘹亮的山歌,《對鳥》由此產(chǎn)生。
2.教師播放《對鳥》,并提問歌曲的速度與節(jié)奏?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稍快,節(jié)奏自由。
(三)探究學習
1.教師播放《對鳥》,并提問歌曲給你什么樣的感受?(感受)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高亢、響亮、悠揚,旋律清新爽朗、優(yōu)美舒緩。
2.老師播放歌曲《對鳥》提問:調(diào)式有什么特點,有什么效果?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此歌前兩段采用徵調(diào)式,后兩段采用羽調(diào)式,使得對比強烈。
3.老師播放歌曲《對鳥》提問:歌詞有什么特點?
學生進行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采用了吳地方言演唱,南方民歌色彩頗濃,老師解釋歌詞內(nèi)容。
4.完整聆聽并哼唱。
(四)鞏固提高
老師播放《茉莉花》《洪湖水浪打浪》提問:結合《對鳥》想一想南方民歌的總特點,前后4人為以小組,5分鐘的時間。
教師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并總結:南方民歌的歌詞都比較含蓄,善用比、興,其旋律多表現(xiàn)得婉轉(zhuǎn)、細膩、抒情。旋律進行以級進為主,結構短小精悍。歌曲前多有引子。
(五)小結作業(yè)
師生共同回顧本堂課的全部知識,教師呼吁學生熱愛祖國民歌,傳統(tǒng)文化。
布置課后作業(yè):搜集其他地方的民歌。
四、板書設計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郭爽
上一篇: 初中音樂《采花》教學設計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