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4-22 18:41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教育心理學中《知識的學習》??颊鹿?jié)之一,下面將廣東省各地市最近三年的有關知識學習的考試試題收集匯總,供大家自我測評和練習使用。
一、單項選擇題
1.學生已掌握“蔬菜”的概念,學習的新概念是“菠菜”,某教師告訴學生“菠菜也是一種蔬菜”。學生就懂得了“菠菜”具有“蔬菜”的本質屬性。這屬于( )。
A.上位學習 B.并列結合學習 C.派生類屬學習 D.相關類屬學習
1.【答案】C。解析:派生類屬即新學習內容僅僅是學生已有的、包容面較廣命題的一個例證,或是能從已有命題中直接派生出來的。“菠菜”是“蔬菜”的一個分類,不需要修飾限定。
2.小米在英語課上,學習如何將“ I sleep at PM10:00 yesterday”改成合適的時態(tài),這屬于典型的( )。
A.下位學習 B.概念學習
C.知覺辨別學習 D.程序性知識的學習
2.【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知識學習的分類。題干中,學習如何將“ I sleep at PM10:00 yesterday”改成合適的時態(tài),主要解決“怎么做的問題”,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
3.在數(shù)學課上,林老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命題進行合理的轉化,用不同形式的題目來教授函數(shù)的單調性,林老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是( )。
A.變式 B.反例 C.正例 D.比較
3.【答案】A。解析:變式是指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命題進行合理的轉化,即教師可不斷變換命題中的非本質特征,變換問題中的條件或結論,轉換問題的內容、形式和配置實際應用的各種環(huán)境,但應保留好對象中的本質因素,從而使學生掌握對象中的本質屬性。題干中,林老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變式。反例是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規(guī)則的主要屬性和關鍵特征的例證。正例是指包含概念或規(guī)則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聯(lián)系的例證。比較是從方法學的角度促進知識的概括。
4.學生將“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能源”等新知識納入到原有的“愛國行動”概念,使“愛國行動”的概念不斷得到擴展和深化,這屬于( )
A.派生類屬學習 B.相關類屬學習 C.上位學習 D.并列結合學習
4.【答案】B。解析:相關類屬學習是指新內容納入可以擴展、修飾或限定學生已有的概念、命題,并使其精確化。題干中,將新知識納入到原有的“愛國行動”概念中,使得該概念不斷得到擴展和深化,因此屬于相關類屬學習。故此題選B。
5.上自然課時,為認識植物,劉老師帶領班級的學生去植物園參觀,觀察教材上各種植物最真實的形態(tài),這種直觀類型屬于( )。
A.模象直觀 B.實物直觀 C.言語直觀 D.表象直觀
5.【答案】B。解析:常用的直觀形式:實物直觀;模象直觀;言語直觀。無D選項這種說法。題干中劉老師帶領學生去植物園參觀就屬于實物直觀。故答案選擇B。
6.小林為了能夠背誦詩,已經(jīng)學習了20分鐘,現(xiàn)在剛好達到能背誦的水平,則小林還需要學習( ),所能達到的記憶效果最好。
A.5分鐘 B.10分鐘 C.6分鐘 D.12分鐘
6.【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為過度學習。過度學習又稱為“過度識記”,是指達到一次完全正確再現(xiàn)后繼續(xù)識記的記憶。研究表明,過度學習達到50%,即學習熟練程度達到150%時,學習的效果最好。題干中,小林為了背誦古詩,已經(jīng)學習了20分鐘,剛好達到能背誦的水平,再過度學習50%即多學10分鐘,效果最佳,故正確選項為B項。
7.下列屬于程序性知識的是( )。
A.知道平行四邊形的定義 B.知道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
C.知道正方形是一種特殊的長方形 D.知道怎么求長方形的面積
7.【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安德森關于知識的分類。根據(jù)知識的功能劃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程序性知識也叫“操作性知識”,是個人沒有有意識的提取線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種作業(yè)形式間接推測的知識,主要用來解決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具有動態(tài)性。陳述性知識也叫“描述性知識”,它是個人有意識的提取線索,因而能夠直接加以回憶和陳述的知識,主要用來說明事物的性質、特征和狀態(tài),用于區(qū)別和辨別事物,這類知識主要解決是什么的問題,具有靜態(tài)性。怎么求長方形的面積屬于怎么做的知識,屬于“怎么做”的知識,屬于程序性知識。ABC項都是屬于陳述性知識。故選D。
二、多項選擇題
1.按照奧蘇貝爾同化論,習得規(guī)則的形式有( )。
A.上位學習 B.下位學習 C.中位學習 D.并列結合學習
1.【答案】ABD。解析:按照奧蘇貝爾同化論,習得規(guī)則的形式有上位學習、下位學習以及并列組合學習。
2.知識的保持是知識的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有利于知識在頭腦中保持的做法。
A.間隔一段時間重復識記知識 B.運用記憶術幫助識記
C.適當過度學習 D.對記憶材料進行深加工
2.【答案】ABC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知識學習的過程理論。知識的保持即知識的鞏固,知識鞏固的途徑包括:(1)明確識記任務,提高學習的目的性;(2)深度加工材料,采取各種有效的記憶方法;(3)合理的組織復習:①復習要及時;②復習要合理,分散復習與集中復習相結合,反復閱讀和嘗試背誦相結合;③復習活動既要避免無限過度,又要堅持適當超額,即適當過度學習。故本題選ABCD。
3.程序性知識學習主要由三個階段構成,即( )。
A.記憶階段 B.陳述性階段 C.聯(lián)合階段 D.自動化階段
3.【答案】BC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程序性知識學習的一般過程。程序性知識,即操作性知識,是關于怎樣做的知識,是一種經(jīng)過學習自動化了的關于行為步驟的知識,表現(xiàn)為在信息轉換活動中進行具體操作。掌握這類知識的過程包括以下三個過程,即陳述性階段、聯(lián)合階段和自動化階段。故本題選BCD。
三、判斷題
1.從本質上說,陳述性知識學習的目的是獲取語義。( )
1.【答案】√。解析:陳述性知識的學習可以分為三個階段:①新信息進入短時記憶,并與長時記憶中被激活的相關知識建立聯(lián)系,繼而出現(xiàn)新的意義建構。②新建構的意義貯存于長時記憶中。如果沒有復習或者進行重新學習,這些意義會隨時間的延長而出現(xiàn)遺忘。③意義的提取和運用。從本質上說,陳述性知識學習的目的是獲得語義,用奧蘇貝爾的話說就是獲得語言意義,用加涅的話說就是獲得言語信息。故題干說法正確。
2.過度學習意味著復習次數(shù)越多越好,一般來說,學習的熟練程度達到300%時,記憶效果最好。( )
2.【答案】×。解析:所謂的過度學習又稱為“過度識記”,是指達到一次完全正確再現(xiàn)后繼續(xù)識記的記憶。實驗證明,過度學習達到50%,即學習熟練程度達到150%時,學習的效果最好。故題干表述錯誤。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郭爽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