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1-02-25 14:00 福建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4.地域發(fā)展差異。
5.認識地區(qū):認識大洲、認識地區(qū)、認識國家。
中國地理
1.疆域與人口:疆域與行政區(qū)劃、人口與民族。
2.自然環(huán)境與自然資源:自然環(huán)境、自然資源。
3.經濟與文化:經濟發(fā)展、文化特色。
4.地域差異。
5.認識區(qū)域:位置與分布、聯(lián)系與差異、環(huán)境與發(fā)展。
(六)形勢與政策
1.年度間國內外重大時事(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
2.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現(xiàn)階段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方針政策。
第二部分 與小學課程相關的高等教育專業(yè)課程知識
1.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人生與人生觀;個人與社會的辯證關系;人生價值的評價與實現(xiàn);辯證對待人生矛盾;理想信念的內涵及意義;信仰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的共同理想;理想與現(xiàn)實的關系;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統(tǒng)一;弘揚中國精神;愛國主義及其時代要求;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的功能與作用;傳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道德品質的構成要素;道德品質的具體要求;道德修養(yǎng)的方法和途徑。
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發(fā)展、主要內容及其科學體系;“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發(fā)展、科學內涵、體系和實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經驗;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社會主義建設的發(fā)展戰(zhàn)略;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社會主義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正確處理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關系;堅持“一國兩制”和實現(xiàn)祖國的完全統(tǒng)一。
3. 政治學
政治的本質;政治的社會功能;國家的涵義、本質和職能;國家類型;國家權力;國家機構;政黨的涵義、特征、作用;政治統(tǒng)治的涵義、基礎、類型和方式;政治管理的涵義、類型、原則和方式;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國家結構形式;國家機構;政黨制度的內涵、類型;政黨的運行機制;政治民主的涵義、特征和功能;民主的形式;民主政治的涵義、功能;政治民主化的進程、模式;民主化的動力。
4. 法學概論
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本質和作用;全面依法治國;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我國的國家結構形式;我國的國家機構;行政立法、行政執(zhí)法、行政司法;民法的任務和基本原則;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財產所有權、債權、知識產權、人身權、財產繼承權;婚姻家庭;民事責任;不正當競爭行為及其法律責任;違反《產品質量法》的法律責任;消費者的權利和經營者的義務;消費者與經營者爭議的解決及法律責任;刑法的任務、基本原則和適用范圍;犯罪的本質、概念、構成和犯罪的種類;正當防衛(wèi)和緊急避險;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刑罰的概念、目的、種類和具體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第三部分 課程與教學論內容
1.《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2011年版)》、《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課程性質、課程基本理念、課程設計思路、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實施建議。
2.道德與法治教學論:理解和運用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和教學評價等相關知識。
3.道德與法治教學技能:掌握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講解、說課和評課等基本技能;根據(jù)《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2011年版)》《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具體要求進行教學設計,開展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等活動。
四、考試形式
1.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2.考試時間:120分鐘。
3.試卷分值:150分。
五、試卷結構
1. 主要題型:選擇題,非選擇題,如單項選擇題、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等。
2.內容比例:學科專業(yè)基礎主干知識(含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內容)約占60﹪,課程與教學論內容約占40﹪。
3.試題難易比例:容易題約占30﹪,中等難度題約占50﹪,較難題約占20﹪。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郭爽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