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qinghai.hteacher.net 2017-03-07 11:20 青海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 同位素的研究對象是原子,A選項錯誤;0.12 g石墨烯的物質的量為0.01 mol,所含碳原子個數(shù)為0.01NA,B選項錯誤;有機物一般含有碳、氫元素,C選項錯誤;石墨烯中碳原子間以共價鍵結合,D選項正確。
2.D[解析] A項石灰石跟稀硫酸生成硫酸鈣(微溶),附著在反應物表面,妨礙反應的進行,應選用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B項稀硝酸有強氧化性,與活潑金屬鋅反應生成一氧化氮、水和硝酸鋅;C項反應無法控制,會生成二氯乙烷等雜質;D項正確,MnO2作為催化劑,反應方程式為2H2O2 MnO22H2O + O2↑。
3.B[解析] 鹽酸為強電解質,醋酸為弱電解質,相同pH的鹽酸和醋酸加水稀釋后,鹽酸的pH改變較大,而醋酸的pH改變較小,從圖像上看,Ⅰ對應的為鹽酸,Ⅱ對應的為醋酸,A項錯誤;b點溶液的濃度比c點大,導電性強,B項正確;由于溫度不變,Kw不變,C項錯誤;開始時,鹽酸和醋酸的pH相同,此時c(H+)相等,加水稀釋后,b點時,鹽酸已完多電離,而a點時的醋酸中,仍有一部分醋酸分子沒有電離,故a點時酸的總濃度較大,D項錯誤。
4.C[解析] 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各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雖然相同,但從左到右,核電荷數(shù)依次增多,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因此金屬性逐漸減弱。正確答案為C。
5.B[解析] A選項離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共價鍵,如NaOH。B選項正確,形成離子鍵的微粒是陰、陽離子,在熔融狀態(tài)下,離子化合物中的陰、陽離子可以自由移動,故能導電。C選項共價化合物內不可能存在離子鍵。D選項Na2O2 中O與O之間形成非極性共價鍵。
6.C[解析] 增大壓強,化學平衡向著氣體體積縮小的方向移動;升高溫度,會使化學平衡向著吸熱反應的方向移動。由此可見正確答案為C。
7.C[解析] 溶液pH=13,呈堿性,說明存在大量OH-。A選項中NH4+與OH-不能共存,可以生成氨氣。B選項中HCO3-與OH-不能共存,可以生成CO2-3和H2O。D選項中Ba2+與SO42-不能共存,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故正確答案為C。
8.A[解析] 由銅綠分解的化學方程式Cu2(OH)2CO3 △2CuO + H2O ↑+ CO2↑可以知道,灼燒時減少的是"H2O 和CO2"的質量,增加的是銅變成氧化銅時氧的質量,二者增減相同,1 mol堿式碳酸銅就減少1 mol H2CO3的質量,則增加的氧的量就是62 g,即3.875 mol氧,也就是3.875 mol銅,所以銅原來有248 g。計算得原混合物質量為470 g,銅的質量分數(shù)是52.8%。
9.D[解析] 葡萄糖是己醛糖,化學式C6H12O6,是自然界分布最廣泛的單糖。分子中的醛基有還原性,能與銀氨溶液發(fā)生銀鏡反應,被氧化成葡萄糖酸。靜脈注射時葡萄糖直接進入血液循環(huán),葡萄糖在體內完多氧化生成CO2和H2O。葡萄糖的結構簡式應該是CH2OH-CHOH-CHOH-CHOH-CHOH-CHO,D選項為果糖的結構簡式,果糖與葡萄糖是同分異構體。
10. C[解析] 據(jù)題意,將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30%當作是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反過來求溶解度,可計算出溶解度的數(shù)值為37.5克,對比溶解度與溫度的變化,可知此數(shù)值在31.6克與45.8克
之間,故答案選C。
11. C[解析] 通過燒堿溶液后除去二氧化碳,通過灼熱氧化銅除去一氧化碳和氫氣,同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通過濃硫酸除去水蒸氣,剩下的有氮氣和二氧化碳,C選項正確。
12. D[解析] 要求考生對人類對空氣的研究歷史及其各組成成分的性質有所了解。最早證明空氣由O2、N2組成的是拉瓦錫。其他都正確,答案為D。
13. C[解析] 推廣使用一次性木質筷子,促使大量樹木被砍伐,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過量使用化肥、農藥,易造成水、土、空氣、食物等的污染;推廣使用無磷洗衣粉,可防止因水質富養(yǎng)化而造成大量藻類生物的繁殖;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有利于回收利用,保護環(huán)境;推廣使用無氟冰箱可有效防止大氣臭氧層的破壞。故本題選C。
14. A[解析] CH4、H2均可以通過向下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
15. A[解析] B、C選項的兩種物質均不發(fā)生反應,D選項Fe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2價的亞鐵離子。
16. A[解析] 氫氧化鈉固體變質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吸收空氣中的水分發(fā)生潮解,另一方面是由于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有化學變化也有物理變化,故C選項錯誤。氫氧化鈉變質后質量會增加,故配制溶液時,氫氧化鈉溶液中氫氧化鈉的濃度會偏低,故B、D錯誤。滴加少量鹽酸,如果有氣泡產生,說明有碳酸鈉,氫氧化鈉已變質。故A選項正確。
17. A[解析] 采用差量法解題。由有關物質的反應量及其反應前后的相關差量結合方程式求解。反應后氣體的物質的量為(3+5) mol×87.5%=7 mol。
2R(g)+5Q(g)4X(g)+nY(g)Δn
5 mol(7-4-n) mol
5 mol(8-7) mol
所以n=2。
另外可以采用特殊解法(巧解)。因為反應完成后,壓強變小,故該反應是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的反應,即:2+5>4+n,n<3,在選項中只有n=2滿足不等式。
18. B[解析] D項錯誤,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不為零時才能達到平衡狀態(tài),其標志就是混合物的百分組成固定,B項正確。
19. D[解析] 30克A和10克B完多反應,生成5克C的同時生成35克的D;20克A和足量B反應,則生成D的質量約為23.3克。
20. B[解析] 制備Fe(OH)3膠體是將氯化鐵飽和溶液滴加在煮沸的蒸餾水中,滴加在煮沸的NaOH溶液中得到的是Fe(OH)3沉淀,A錯;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強,可以與碳酸鈉反應,從而被除去,B正確;用100 mL蒸餾水配制成溶液后,溶液體積不再是100 mL,C錯;檢驗尿糖用的是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D錯。
21. B[解析] 蘇聯(lián)的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了著名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認為學生的發(fā)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fā)展水平。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fā)展區(qū)而達到其可能發(fā)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fā)展區(qū)的發(fā)展。
22. D[解析] 區(qū)分度是指測驗對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夠區(qū)分的程度,即具有區(qū)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23. A[解析]課程設置是我國中小學課程計劃的最基本部分。
24. B[解析] 發(fā)展關鍵期是心理學家根據(jù)個體身心發(fā)展不平衡而提出的一個概念,又稱發(fā)展最佳期,是指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于形成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對個體某一方面的訓練可以獲得最佳效果,錯過了這一時期,訓練的效果就會降低。正確答案為B。
25. A[解析] 新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
責任編輯:宗美琦
下一篇: 青海教師招聘:教育的本質屬性知多少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