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師二附小坐落在繁華的鬧市區(qū)--長沙市蔡鍔路。邁進校園,便可見一個寬闊的塑膠運動場,紅色的塑膠跑道環(huán)繞著球場;四周是綠蔭的草地,青翠的樹木,形狀各異的花壇;操場兩邊高大的教學樓和逸夫科技樓遙遙相對;操場東頭,少年山上綠樹叢叢,亭閣聳峙,使校園更顯得生機勃勃,情趣盎然。 湖南一師二附小創(chuàng)建于1903年,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tǒng)的學校,一批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工作、學習和從事革命活動。1920年到1923年,毛澤東、何叔衡相繼在一師附小擔任主事。他們赴上海參加全國第一次黨代會就是從該校出發(fā)的。謝覺哉、李維漢、肖三等同志也曾在這里任教,任弼時、毛澤民、毛澤覃等同志是該校的校友。 學校共有17個教學班,近1000多名學生,有教師44人多。長期以來,學校始終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注重建樹文明的校風,嚴謹?shù)慕田L和樸實的學風,以較高的教育質量而享譽社會。先后被授予湖南省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校,湖南省文明單位,湖南省紅領巾示范學校,長沙市示范性學校,長沙市城區(qū)規(guī)范化學校,長沙市標桿紅旗大隊,長沙市體育達標先進單位等。 高素質的管理隊伍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首要條件。學校的領導班子,均源于教學第一線,集語、數(shù)、美學科之精華,既是學校工作的策劃者,又是學科教學的帶頭人?! ≡炀透哔|量的教師隊伍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系列工程之一。近年來,我們采取加強職業(yè)道德,強化奉獻意識,加強進修培訓,夯實知識基礎,加強技能指導,培養(yǎng)實踐能力,加強個性教學,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等措施,強化了教師隊伍建設?,F(xiàn)在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已初步形成。教師中有中共黨員20人,有特級教師2人,中學高級教師4人,小學高級教師30人,省級骨干教師4人。大學本科17人,占教師人數(shù)的38.6%,大學???2人,占50%。近三年來,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競賽,獲國家級獎52人次,省級一等獎63人次,市級一等獎32人次,在省級以上刊物發(fā)文24篇?! W校擁有功能齊全的教學設施。不但教學樓、科技樓、運動場、圖書館、計算機房、多媒體室一應俱全,而且內部裝修精良,設施先進,還建成了校園網,開通了因特網,實現(xiàn)了班班通?! ?999年順利建成并交付使用的逸夫科技樓為該校的主體建筑,面積約為3369平方米。外觀造型典雅、大方、美觀。內設多媒體、舞蹈、圖書、計算機、圍棋、音樂、美術、乒乓球等活動室17間?! ∨c之遙遙相對的教學樓共有18間教室,每室均設29寸數(shù)碼電視機和15英寸電腦各一臺。各辦公室均有電腦,且全部接通互聯(lián)網,用于網上教學?! W校占地面積10300平方米,整個校園各具特色的教學樓、科技樓、生活樓、少年山形成環(huán)繞操場的建筑群,輔之以與INTERNET相連的1000M校園網和校園智能數(shù)字廣播系統(tǒng)、校園門口顯示屏,與四周的綠化景點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囵B(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展實踐能力,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大舉措。學校采取改革課程計劃,優(yōu)化課堂教學,強化課外活動,開展創(chuàng)新實踐,培養(yǎng)興趣特長的方法,全面提高了學生素質。近三年來,學生獲獎400多人次,其中國家級226人次,省級39人次,市級47人次?;@球、乒乓球、田徑、圍棋是學校體育運動的重點項目,一年一度的校運會更展示了體育健兒的風采?! W校舞蹈隊、合唱隊在各級競賽中多次獲得省市一等獎。 湖南一師二附小人杰地靈,前程無限。我們將以發(fā)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以素質教育為主線,面向新世紀,開創(chuàng)新未來。
我校地處長沙縣跳馬鄉(xiāng)關刀村,洞株公路旁,有關刀村和雙溪村的大部分和三仙嶺村的小部分學生在校學習,是一所規(guī)模較大的完全小學。學校6個教學班共有學生239人,平均每班有學生約40人;教職員工11人,所有的教師都具有合格學歷,其中大專學歷的有9人,本科學歷的有2人。 近年來,我校堅持以人為本,狠抓素質教育,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在參加各級和學校組織的調研、藝術展演、社會實踐等活動中都取得了非常優(yōu)異的成績,得到了社會和廣大家長的好評。⊙
1983年12月27日,長沙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長政字[1983]74號文件通告,收回原東區(qū)順星橋小學作為長沙市教育局直接領導的實驗學校。1984年6月23日,長沙市教育局長教字[1984]91號文件根據(jù)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長政辦[1983]74號文件的決定,將東區(qū)順星橋小學收歸市教育局直接管理,作為全市小學教育的實驗基地,并決定自1984年7月1日起,更名為長沙市實驗小學。 1989年5月16日,市編字[1989]第81號文件明確長沙市實驗小學為副科級事業(yè)單位。1996年5月30日,長編辦發(fā)[1996]30號文件明確長沙市實驗小學為正科級全民事業(yè)單位。 2006年8月,根據(jù)長沙市委市政府對全市學校布局調整的規(guī)劃,在長沙市教育局統(tǒng)一部署下,學校從芙蓉區(qū)蔡鍔路順星橋38號整體搬遷至岳麓區(qū)含光路八方小區(qū)D區(qū),以全新的面貌出現(xiàn)在鐘靈毓秀的麓山湘水之間。 學校新校區(qū)占地 2.1萬平方米,教學樓、科技樓、辦公樓和生活樓六棟建筑與200米的環(huán)型跑道、3500平方米的塑膠運動場合理布局,植物花木50余種綠化覆蓋,園林式亭廊點綴其間。辦學規(guī)模為24個教學班,可以容納約1200人就讀。現(xiàn)有19個教學班,學生948人,教職員工44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中學高級教師4人、小學高級教師33人。 學校以“敦品礪學,立志成才”為校訓;以 “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基”為辦學理念。力求通過打造團隊的管理目標:規(guī)范+特色,教師發(fā)展目標:敬業(yè)+專業(yè),學生發(fā)展目標:全面+特長,以達到“省內一流,全國知名”的辦學目標。 學校是“中國教育學會團體會員單位”、“中科院現(xiàn)代小學數(shù)學實驗基地和示范學校”、“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湖南師范大學研究中心的實驗學校”、“湖南省紅領巾示范學校”、“長沙市示范性學校”、“長沙市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長沙市數(shù)學教學專業(yè)委員會理事單位”。
我校創(chuàng)辦于1969年,至今已有三十七年歷史。學校占地面積498萬八千多平方米,校園內環(huán)境優(yōu)美。今年我校共有11個教學班,498名學生,教職工25人,其中本科學歷10人,??茖W歷11人,中師學歷2人。幾年來,學校爭取上級領導重視和自籌資金,用于改善辦學條件,先后建好了實驗室、衛(wèi)生室、圖書室、電腦室、多媒體教室、少先隊室等一系列的功能室。學校體育、音樂、衛(wèi)生器材已達一類標準,儀器室、實驗室、隊室達省二類標準。2000年縣人民政府認定為規(guī)范化中心完全小學。2003年下半年通過督導復查。在本校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取得了不少成績,先后授予“鎮(zhèn)目標管理先進單位”、“縣德育活動先進集體”、“縣科技活動先進集體”、“縣重點課題實驗學校”、“縣級文明單位”、“長沙市標桿紅旗大隊”、“縣實驗電教工作先進單位”、“市體育達標工作先進單位”、“教育教學優(yōu)秀中心小學”等光榮稱號。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獲全縣團體第二名。在藝術、科技等競賽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如獲市“三獨”比賽器樂組一等獎江英同學,車模比賽市一等獎的潘東、袁達等同學,市級“三好學生”謝歡等同學、“學雷鋒先進個人”陳笑同學等。在大力實行教育改革的今天,我校仍堅定不移的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確立了“依法治校、科研興校、特色立校”的三項發(fā)展舉措,實行科學管理,務實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推進素質教育穩(wěn)步向前發(fā)展寧鄉(xiāng)縣壩塘鎮(zhèn)中心小學基本情況 我校創(chuàng)辦于1969年,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年歷史。學校占地面積1338平方米,校園內環(huán)境優(yōu)美。今年我校共有10個教學班,512名學生,教職工26人,其中本科學歷17人,??茖W歷4人,中師學歷5人。幾年來,學校爭取上級領導重視和自籌資金,用于改善辦學條件,先后建好了實驗室、衛(wèi)生室、圖書室、電腦室、多媒體教室、少先隊室等一系列的功能室。學校體育、音樂、衛(wèi)生器材已達一類標準,儀器室、實驗室、隊室達省二類標準。2000年縣人民政府認定為規(guī)范化中心完全小學。2003年下半年通過督導復查。在本校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取得了不少成績,先后授予“鎮(zhèn)目標管理先進單位”、“縣德育活動先進集體”、“縣科技活動先進集體”、“縣重點課題實驗學校”、“縣級文明單位”、“縣安全文明校園”“長沙市標桿紅旗大隊”、“縣實驗電教工作先進單位”、“市體育達標工作先進單位”、“教育教學優(yōu)秀中心小學”等光榮稱號。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獲全縣團體第二名。在藝術、科技等競賽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如獲市“三獨”比賽器樂組一等獎江英同學,車模比賽市一等獎的潘東、袁達等同學,市級“三好學生”謝歡等同學、“學雷鋒先進個人”陳笑同學等。在大力實行教育改革的今天,我校仍堅定不移的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確立了“依法治校、科研興校、特色立校”的三項發(fā)展舉措,實行科學管理,務實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推進素質教育穩(wěn)步向前發(fā)展
沱市學校地處望城縣新康鄉(xiāng)長聯(lián)村,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的學校,在走過的近六十年的風雨歷程中,為祖國的各個行業(yè)、各條戰(zhàn)線培養(yǎng)和輸送了大批優(yōu)秀的人才。 沱市學校的前身是新中國成立后建起來的的沱川養(yǎng)中完小。當時的辦學規(guī)模和格局非常狹小,辦學條件十分簡陋,學生主要寄居在當時的老轄廟就讀。一九五八年,拆廟建校,在現(xiàn)址上建起了一座三合為一的土木磚結構的校舍,解決了當時農村廣大農民子女就讀難的問題。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學校辦學規(guī)模較大,辦學格局獨特,設立了小學、初中和高中教學班,是當時老靖港區(qū)的一所著名的紅旗學校。為了適應新形勢的發(fā)展,一九九六年,以村支書黃德山同志為首的沱市村支兩委,在上級黨委和政府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拆舊換新,建起了一棟三層九間帶教師住宿的新教學樓,為學校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傾注了新的活力與生機?,F(xiàn)在,以村支書肖長庚同志為首的村支兩委,同樣重視教育,非常關心學校的基本建設,改建了廁所,修建了水泥球場。學校也從有限的開辦經費中擠出資金綠化校園,使學校面貌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 學校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yōu)越。現(xiàn)校園占地面積7273.7平方米,校舍總建筑面積2812.1平方米,學校教學條件逐步得到改善,教學儀器達省二類標準,配置了一間電腦室,圖書室藏書達4900冊,并陸續(xù)添置了彩電、功放、音響設備、乒乓球臺和籃球架等設施。全校設一至六年級六個教學班。目前,在校生240人,專任教師12人,教師學歷全部合格,適齡青少年入學率達100%。 近年來,我校教育質量穩(wěn)步上升,有林雪波、陳剛輝老師輔導的學生陳玲、熊云鳳在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中獲市一等獎,龍翠老師輔導的肖寧彤同學在數(shù)學競賽中獲市二等獎,李群星、高風尚老師輔導的學生丁聰、鐘行在縣數(shù)學競賽中獲縣一等獎。另外,老師撰寫的論文多次在縣市論文評比中獲獎。 學校先后有楊國基、徐翠英、劉鼎九、周長林、劉正武、周質斌、陳剛輝擔任過學校校長,是他們帶領學校一班人,走過了六十年的溝溝坎坎,創(chuàng)造了學校的輝煌,迎來了教育事業(yè)的春天。目前,新任校長李群星同志又帶領全校師生開拓奮進,銳意創(chuàng)新,開創(chuàng)了學校教育事業(yè)的新局面。
云盤小學始建于1929年,為劉姓族學堂,1952年為公立學校,取名為云盤小學。學校新建于1991年底,地處望城縣含浦鎮(zhèn)芝字港村金貓?zhí)两M,與湘潭縣、寧鄉(xiāng)縣交界,地處偏遠,是一所公辦村小。學校占地5000平方米,校園操場寬闊,綠樹成蔭,環(huán)境十分幽雅。學校校舍建筑總面積為816平方米,辦學設施基本達到村級小學要求。 學?,F(xiàn)有教學班4個,學生70人。專任教師6人,其中45歲以上3人,30歲以上1人,30歲以下2人。本科學歷2人,大專學歷1人,中專學歷3人。學校具有中級職稱的教師3人,初級職稱的教師3人。 學校秉著“德育為首,教學為主,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宗旨,辦學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打造一支強有力的教師隊伍,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積極開展各種教研活動,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取長補短,課堂質量不斷提高。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今年來,各年級學生全科合格率在90%以上,小學畢業(yè)率100%,學生思想品德評價、素質評價合格率95%以上。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今年來參加縣、市田競運動會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學校相對地處偏僻,村級經濟比較薄弱,因此學校硬件的建設還有待改進。我們深信: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通過全體教職工的積極努力,學校各項工作一定會有較大改進,我們的目標一定會實現(xiàn)。
南中小學位于烏山鎮(zhèn)西北部的溈水河畔,西鄰寧鄉(xiāng),北面與新康照江隔河相望,交通便利,長西班車每日8趟,是一所公辦小學。校園面積4300平方米,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運動場1100平方米,生產基地400平方米,綠化區(qū)2500平方米。有教學班7個,學生近200名,教職員工16名,其中高級教師7人,本科教師1人,大專教師3人。但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偏老,平均年齡達46歲。學校環(huán)境幽雅,綠樹成蔭,丹桂飄香,四季鮮花盛開,教學樓全部裝修,辦公室舒適,食堂、廚房裝修一新,門樓寬敞、漂亮,有標準的圖書室,美中不足的只是教學設施設備簡陋了些。 南中小學辦學已有70多年的歷史了,由于歷史變革和洪水災害先后四次搬遷,但學校始終以“教書育人,質量一流”為目標,以“勤學、守紀、向上”為校訓,以“熱愛學生、團結向上、為人師表”為校風,以“勤學好問、發(fā)展能力”為學風,向祖國輸送了一批批健壯的幼苗,近幾年所錄取的大學生如雨后春筍。 南中小學70年風雨兼程,象一棵傲然挺立的青松,越辦越紅,學?,F(xiàn)面臨良好的發(fā)展機遇和嚴峻的挑戰(zhàn),今后著力作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爭取當?shù)仡I導支持增地3畝,為學生營造好一個更寬松的環(huán)境。 二是轉變教學觀念,落實新課改,以學生全方面發(fā)展為培訓目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三是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樹立文明風尚。 四是進一步加快學校發(fā)展步伐,力爭得到上一級教育主管部門和知名人士的支持,把南中小學辦成本鎮(zhèn)西大門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成立于2000年的瀏陽市路口鄉(xiāng)路口完全小學已有多年歷史,瀏陽市路口鄉(xiāng)路口完全小學座落在風景秀麗,人杰地靈的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主要經營小學教育教學;擁有多名高專業(yè)素質的員工,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