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太平洋路高級中學是經武漢市教育局批準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單設高中。校長劉漢華被評為“武漢市十佳優(yōu)秀校長”。該校曾被評為“湖北省先進民辦學校”,年年被橋口區(qū)教育局評為“高中教育質量先進單位”。該校被公眾譽為民校中的名校。太平洋高中適合志愿讀普高,立志到大學深造的初中畢業(yè)生就讀。學校辦學特點與優(yōu)勢:(1) 辦學理念:以“立德、立志、成人、成才“為育人目標,以“只要你比昨天進步你就是好學生”為辦學理念,激勵學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2) 教師隊伍:聘請省市重點學校中從教高中教學多年并取得突出成績的優(yōu)秀教師任教,高級教師占教師隊伍80%。該校還擁有一批市、區(qū)優(yōu)秀青年教師。 (3) 教育管理:德育管理嚴格精細,班風校風優(yōu)良。教學管理從學生學習基礎等實際出發(fā),小班教學,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注重輔導,形成了一套促進學生“低進高出”的教學方法與管理模式。該校教學管理經驗曾在全市高中工作會議上給予推介,市人大領導及市、區(qū)教育局主要領導多次視察該校,對該校的教育管理和教學質量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武漢第十七中學始建于1936年,前身為漢口二女中。學校地理位置優(yōu)越,位于漢水河畔,江漢二橋北端,解放大道與建設大道交匯之處,交通便利。學校占地64畝(42085平方米),現有50個班,學生2600余人,教職工187人?! W校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確立的辦學目標點是:堅持先進的辦學理念,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把學校辦成教育質量高、師生素質高、社會聲譽高的省級示范高中?! 槌浞职l(fā)揮優(yōu)質高中的優(yōu)勢和我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政府投巨資對我校進行了整體改造。整體改造后的十七中,校園布局合理,建筑錯落有致,寬闊的主干道把校園化為東西兩部分,東部是教學區(qū),有綠草如茵的綠化廣場,造型別致的藝術館,設備一流的科技樓,巍峨的整餳的教學大樓,功能齊全的行政辦公樓;西部為運動區(qū),有400米塑膠跑道的標準田徑場、足球場。有四個標準的籃球場及多個乒乓球臺組成的乒乓球區(qū)。優(yōu)良的運動設施,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學校是武漢市花園式學校,有雅致的生物園、盆景園、藝術長廊,校內綠樹成蔭、綠草茵茵。從輕軌車站鳥瞰校園,又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教師隊伍建設上,學校確立了“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立德樹人,形成了以不甘落后、奮發(fā)進取為核心的十七中精神,打造了一支師德高尚、敬業(yè)愛生、樂于探索、與時俱進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F有特級、省級骨干教師 5 人,高級教師 65 人,一級教師70余人,有研究生學歷及雙學位9人,市區(qū)學科帶頭人和優(yōu)秀青年教師34人,省市區(qū)先進教師50余人,有國家、省、市、區(qū)學科專業(yè)學會會員、理事、理事長等80余人。
〔底蘊深厚〕武漢四中于1899年由英國基督教倫敦會創(chuàng)辦,從博學書院到武漢四中跨越三個世紀,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培養(yǎng)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世界科學院院士袁隆平和返回式衛(wèi)星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林華寶,以及外交部常務副部長浦壽昌、國家審計局局長曾昭運、中國中東特使孫必干、農業(yè)部副部長楊顯東、國務院長江三峽工程委員會副主任劉少斌、神舟飛船測控總設計師陳長貴少將等數以千計的科學家、政治家、外交家、文學藝術家。正可謂桃李芬芳、群星璀璨?!怖砟钕冗M〕武漢四中秉承“勤樸博學”的先師校訓,確立“特色立校、個性樹人”的辦學宗旨,堅持“個性發(fā)展”的辦學理念,引導學生自主發(fā)展其個性品質、個性愛好、個性稟賦、個性特長;探索與名校聯辦、與高校聯辦、與境外或國外學校聯辦的“多元化”辦學體制;開設各類選修課程,實行學分制管理,以培養(yǎng)“崇尚科學、崇尚個性”的創(chuàng)新人才。〔環(huán)境幽美〕武漢四中占地160畝,是全市城區(qū)面積最大的中學;校內古老的教堂和鐘樓記錄著百年閱歷,現代化的教學樓和科技樓傳播著現代文明;學校的桃李園、折桂園、惜時園、百草園、紫薇園、涌泉等景點和校史館、文化展廳、書畫長廊、院士銅像等文化工程全部竣工;校園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鐘靈毓秀,景致宜人,是讀書成才的好地方。學校被評為湖北省園林式學校,2009年又被評為湖北省綠色學校和武漢市文化名校?!苍O施一流〕市區(qū)斥資1.5億元,為武漢四中建成現代化的教學樓、辦公樓、科技樓、實驗樓、學術報告廳、籃排球館和8000座位的標準田徑場。一流的硬件設施為學校爭創(chuàng)全國千所示范高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裁麕熕C萃〕武漢四中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博學兼容,名師薈萃,擁有特級教師7名、省骨干教師、市管專家、享受市政府津貼的人員、區(qū)拔尖人才、市區(qū)學科帶頭人、市區(qū)優(yōu)秀青年教師60余人,形成了一支師德高尚、學識淵博、教藝精湛、樂于奉獻的名師隊伍。 〔質量優(yōu)異〕武漢四中以優(yōu)異的教學質量和豐碩的科研成果享譽江城。高考升學率均在98%以上,連續(xù)多年高考文理科上重點線和本科線人數在全市同類學校中居領先水平,學校連續(xù)14年獲高中教育質量特優(yōu)單位,近幾年一批榮獲袁隆平獎學金的學子昂首跨入全國名校,如蘇紅兵、張曦、朱露莎、邵建軍、熊斌、葉孝慈、張超、高云、胡冰、楊濤、鄧海桑、馮翼、沈吟、趙明、王杉、黃晉平、余璇等同學分別考入等同學考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名校。教育科研成果豐碩,學校承擔了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重 點課題《班級生本教育與管理》、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學生個性化學習方式與教育方法》等6個國家級省市級課題。近三年教師在省級、國家級報刊發(fā)表教育教學論文100余篇,出版教育教學專著10余部?!蔡厣r明〕英語特色強力推進。學校獲得了聘請外國專家資格,申報的博學國際部已獲市區(qū)批準,正由省教育廳論證備案;學校“博學之星”電視臺和“博學之聲”廣播站設立了專門的“學英語”欄目,開設了英語實驗班、英語口語選修課。體育特色不斷創(chuàng)新。武漢四中是全國優(yōu)秀田徑試點校、全國足球傳統(tǒng)校。學校成功舉辦了全國中學生運動會、省重點中學運動會、市六城會、中國高中足球聯賽、亞足聯中國展望項目等系列活動。學校成立了全國第一家中學生田徑俱樂部,校田徑隊連續(xù)19屆奪得市中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名,多次奪得奪得湖北省重點中學田徑運動會男子團體第一名,學校田徑隊代表中國中學生在葡萄牙奪得世界中學生田徑錦標賽團體冠軍,實現了全市、全省、全國、世界中學生田徑比賽大滿貫!校足球隊奪得湖北省中運會足球冠軍,在南京打進全國八強??萍继厣邢葐⒑?。學校先后培養(yǎng)了著名農業(yè)科學家袁隆平、楊顯東、張世貴,著名航天科學家林華寶、陳長貴以及各條戰(zhàn)線數以千計的科學家。近年,學校傳承科技傳統(tǒng),與省市區(qū)科技局聯手開設發(fā)明創(chuàng)造、科技制作、數理化及信息學奧賽等課程?!睬熬皬V闊〕武漢四中為湖北省示范高中、省文明單位、省園林式學校,省綠色學校、武漢市綜合辦學水平先進學校、市文化名校、市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單位、市十佳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體衛(wèi)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學校、全國百佳特色學校。學校的發(fā)展目標是爭創(chuàng)“理念先進、管理規(guī)范、隊伍優(yōu)秀、質量一流、環(huán)境優(yōu)美、特色鮮明”的全國示范高中。
武漢一中創(chuàng)建于1931年,2000年經省督導評估被認定為“省級示范高中學?!?,2002年被列為武漢市首批“市區(qū)共建共管示范高中學校”。2005年8月整體遷入法院東路新校區(qū),辦學規(guī)模常年在56個班左右,其中包括8個新疆內高班,在校學生近3000人。 學校領導班子以“辦高品質教育”為辦學理念,堅持按教育規(guī)律辦事,按教育方針育人,學校整體實力顯著提高。2008年高質量地通過省級示范中學復評。 高品質校園建設。 學校占地117.78畝,建筑面積48832平方米。樓群高雅、壯觀,教育設備現代、齊全,教學、運動、生活三區(qū)布局合理,是武漢市城區(qū)中面積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高級中學。由武漢市建筑設計院設計的文化廣場,占地1萬多平方米,集人文教育、讀書休憩、活動觀景為一體,四季花香,處處皆綠,極具人性化的布局為師生提供了多功能、多層次的交往空間。學校建有現代化的教學實驗樓、辦公樓、體育館(內設恒溫游泳館、形體房、籃球館、乒乓球館等)、圖書館、學生公寓和設備先進的食堂等建筑,具有標準的400米塑膠跑道、標準的足球場、排球場、網球場、籃球場和羽毛球場。
武漢市常青第一中學系武漢市教育局直屬的公立單設高中,創(chuàng)辦于1999年,坐落在國家級優(yōu)秀住宅小區(qū)——常青花園。這里環(huán)境幽雅,空氣清新,交通便捷,具有和諧的人文環(huán)境和濃郁的現代氣息。學校一校兩園,分別位于常青花園一小區(qū)和十四小區(qū)。占地面積84畝,建筑面積28666平方米,校園綠化面積22945平方米。 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具有濃郁的文化氛圍。教學實驗儀器設備按國家一類標準配置,每個教師配有一臺電腦,實現了教室的多媒體化――每個教室都裝備成多媒體教室,實現了辦公、教學、管理智能化、網絡化。學校購有學生公寓,遠道學生可以住宿。學校先后獲得“武漢市綠色學校”、“武漢市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單位”、“武漢市創(chuàng)新素質實踐行先進單位”、“武漢市環(huán)境保護教育示范學?!薄ⅰ拔錆h市校園環(huán)境建設先進單位”、“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協會重點試驗項目校”、“高中教育質量先進獎”等榮譽稱號。 學校的發(fā)展目標是:一流的校園文化,一流的教學條件、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教育管理、一流的教育科研、一流的教育質量,創(chuàng)辦省級示范高中。 學校發(fā)展理念為:“塑造健康人格,開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教育改革以創(chuàng)辦英語特色高中和小班化互動式教學為突破口。學校師資力量過硬,本科及以上學歷為100%,碩士及相當學歷6人。學校確立了科研興校戰(zhàn)略。教學改革以小班化互動式實驗為突破口,讓學生學習知識、發(fā)展能力構建健康人格真正實現有機統(tǒng)一。
武漢市第一中學創(chuàng)建于1931年,是一所享有盛譽的湖北省重點中學,2000年經督導評估為“省級示范學?!?nbsp;,2002年被評為武漢市首批“市區(qū)共建共管示范學?!?nbsp;,2003年被評為湖北省現代教育技術優(yōu)秀實驗學校。武漢一中創(chuàng)建于1931年,2000年經省督導評估被認定為“省級示范高中學?!?,2002年被列為武漢市首批“市區(qū)共建共管示范高中學?!薄?005年8月整體遷入法院東路新校區(qū),辦學規(guī)模常年在56個班左右,其中包括8個新疆內高班,在校學生近3000人。 學校領導班子以“辦高品質教育”為辦學理念,堅持按教育規(guī)律辦事,按教育方針育人,學校整體實力顯著提高。2008年高質量地通過省級示范中學復評。 高品質校園建設。 學校占地117.78畝,建筑面積48832平方米。樓群高雅、壯觀,教育設備現代、齊全,教學、運動、生活三區(qū)布局合理,是武漢市城區(qū)中面積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高級中學。由武漢市建筑設計院設計的文化廣場,占地1萬多平方米,集人文教育、讀書休憩、活動觀景為一體,四季花香,處處皆綠,極具人性化的布局為師生提供了多功能、多層次的交往空間。學校建有現代化的教學實驗樓、辦公樓、體育館(內設恒溫游泳館、形體房、籃球館、乒乓球館等)、圖書館、學生公寓和設備先進的食堂等建筑,具有標準的400米塑膠跑道、標準的足球場、排球場、網球場、籃球場和羽毛球場。
武漢市第十九中學位于漢口自治街242號,原名“私立漢口圣若瑟女子中學”,由意大利天主教武漢教區(qū)嘉諾撒修道院院長柏博愛(意大利人)創(chuàng)辦的一所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老?!,F有高中三個年級,27個教學班, 學生1400多人,教職工116人,其中特級教師1 人,高級教師32人,省先進2人,市學科帶頭人1人,市優(yōu)秀青年教師3人,區(qū)學科帶頭人21人, 區(qū)優(yōu)秀青年教師9人,教師隊伍學歷達標,年齡結構合理,整體素質優(yōu)良。 武漢十九中在辦學過程中認真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以"主動發(fā)展"為教育模式,以"做誠信有為的人"作為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從1995開始,每年都被江漢區(qū)教育局授予“教育教學立功單位”的稱號。2003年又被武漢市教育局批準為“比照重點中學”。同時還先后榮獲:武漢市“文明單位”、江漢區(qū)“文明單位”、武漢市辦學水平示范學校、武漢市德育“六有”實體建設示范學校、武漢市教育戰(zhàn)線師德建設先進學校等稱號。 武漢十九中教育教學設施先進,建有塑膠跑道和塑膠的籃排球場,理、化、生實驗室的設備一流,計算機校園網的信息點、閉路電視和監(jiān)控設備進入各個教室,教師、學生可全天上網學習、瀏覽,學校圖書館藏書5萬余冊,全部采取計算機管理,教學樓的每一層樓都安裝了直飲水設施,校園內綠樹紅墻、四季花香,是讀書學習的好地方。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一年一個大飛躍,合格率、優(yōu)秀率居武漢市同類學校領先 水平,年年都被江漢區(qū)教委授予高中教育教學立功獎。2000年高考上省線人數134人,文、理科最高分居江漢區(qū)第二,五個單科最高分居全區(qū)第一,其中政治單科最高分居全省第一。2001年高考再創(chuàng)輝煌,上重點線66人,本科線169人,第三批線324人,江漢區(qū)文科一、二名、理科第一名,均出自我校,理科第一名胡雅琴以674分錄取北京大學。2002年和2003年我校的高考成績又受到區(qū)教育局的表彰,被授予“高中教育教學特殊貢獻獎”和“高中教育教學立功獎”。學校領導因此多次應邀在全市高中工作會上作大會發(fā)言。 學校以英語教學為特色,是教育部國際交流協會“中華營”(CAMP CHINA)在武漢市唯一的項目學校,學校承擔了教育部教育科學研究重點項目《青春期教育既<現代少年>課程研究》和中美合作WCS環(huán)境教育等多項國家、省、市級課題研究,是湖北省教改試驗學校、武漢市“九五”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先進單位。
武漢青云中學成立于1996年2月,是武漢市教育局批準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其學生具有武漢市普通高中學籍,有統(tǒng)一的省編學號,頒發(fā)全省統(tǒng)一的普通高中畢業(yè)證書。學校有明確的辦學理念:以人為本,以德治校,以質取勝。堅持面向貧困家庭的子女,面向中考普高線下生,并在校內設立了國學興趣班、藝術特色班、外語提高班。在籍學生800多人。連續(xù)多年獲得“江漢區(qū)辦學先進單位”的榮譽。辦學歷史一九九三年,龔安妮自武漢外國語學校退休后,便積極籌劃舉辦一所面向中考線下生的學校。一九九六年二月,她邀集了有責任心及有敬業(yè)精神的幾位同仁,都是各學科的帶頭人,共同創(chuàng)辦一所學校并命名為“ 武漢青云中學”。由于是名師辦學,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定位在:一、低收入家庭子女——收費低;二、公辦高中未予錄取的中考線下生——起點低;三、有志于弘揚國學及有藝術,外語愛好的學生——要求高。萬事起頭難,學校創(chuàng)辦初期,辦學經費結據,當時租用的校址較為偏僻,條件不夠理想,只招收了八名新生。但教師們仍然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極大的熱情,抱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決心,進行認真的教學,學校嚴格按照教學程序,合理安排課時,學生進步明顯。他們的學習效果又引來了更多的學生。到高三時已有25名學生在讀。到1999年參加高考,其中24名考上了大學,1名復讀。辛勤的耕耘終于有了回報,全體教師感到十分欣慰。湖北電視臺、武漢電視臺、長江日報,武漢晚報等十多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專題報導,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稱贊。此后,隨著一屆又一屆畢業(yè)生升入大學,終于迎來了收獲的春天。青云中學校長龔安妮的研究課題——《中考線下生是怎樣轉變成優(yōu)秀生》,青云中學自1999年來,每年都被區(qū)教育局評為辦學先進單位。從1999年起,學校的生源逐年增加,2003年除在漢西雙墩的校本部外,又增設了武漢青云中學青年路分部。2006年2月,學校整體搬遷至常青花園一區(qū)。這里環(huán)境幽靜,空氣清新,交通方便,是學生讀書的好地方。目前,全校有在籍學生八百余人,教師數十人,迎來了新的發(fā)展契機。我們相信,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全社會的關懷和支持下,武漢青云中學將會辦得越來越興旺。
武漢市第十二中學創(chuàng)建于1954年10月,1961年確定為重點學校,2003年市政府授予“普通中小學綜合辦學水平示范學校”稱號,是國家教育部、體委、團中央命名的“活躍的中學生生活學校”和“全國體育傳統(tǒng)項目先進學校”,湖北省“教改名校”。坐落于漢口青年路,毗鄰華科大同濟醫(yī)學院、地大漢口分校。2003年12月學校順利地通過省級示范學校的督導評估。學?,F為單設高中,有在校學生1505人,28個教學班?! ⌒@占地面積30094平方米,生均面積19.99平方米,建筑面積25027平方米,生均面積16.6平方米。學校建有400米標準塑膠運動場,設施設備,各實驗儀器配備均按部頒2000年標準配備?! W校教育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高,不斷攀升,連續(xù)三年畢業(yè)合格率100%,優(yōu)秀率52.3%,高考上線率由98%上升到100%。去年高考一、二批本科上線按低進高出同比口徑,學校在全市40所一、二類學校中,位居第六名,在同類學校中位居最前列。學校多次被評為區(qū)最佳文明單位,市文明單位,省安全文明校園,省教改名校?! ≡撔R赞k人民滿意教育為辦學宗旨,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特長突出的人才,是一所發(fā)展快、有特色、質量高的省級示范高中。學校創(chuàng)建于1954年,校園寬闊幽雅、建筑氣派、設備齊全。有現代化理化生實驗室、音樂室、美術室、科技活動室、多媒體報告廳、電子備課室、電子閱覽室、監(jiān)控室和網絡中心,有“三網合一”的校園網,館藏圖書5萬余冊?! ∥迨陙韺W校確立了“以人為本,激勵創(chuàng)新,為學生的全面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的辦學理念,構建了“激勵教育”管理模式,聚合了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呈現出鮮明的辦學特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上新臺階。
武漢市第六十八中學是武漢市首批命名的藝術特色學校,2001年11月通過了武漢市示范學校的評估驗收,2002年9月通過武漢市市級示范學校評估的復評,2003年1月正式授牌。2006年以前,學校是江漢區(qū)的一所完全中學,2006年7月改為單設高中?,F有在校學生1473人,28個教學班。在冊教職工123人,專職教師113人,其中高級教師44人,中級教師52人,江漢區(qū)學科帶頭人16人,武漢市優(yōu)秀青年教師4人,江漢區(qū)優(yōu)秀青年教師5人,教師學歷合格率100%,有6名教師取得研究生學歷,教師結構合理。中層干部8人,平均年齡33歲,校級干部平均年齡42歲,知識結構合理,均持證上崗。 校園占地12371平方米,生均面積8.8平方米,建筑面積9000平方米,生均面積6平方米。有200米環(huán)行塑膠跑道,100米直塑膠跑道,標準塑膠籃球場2個,排球場1個,羽毛球場1個。運動設施齊全。 學校配備有符合部頒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5個和儀器室3個;有音樂、勞技教室;有4間琴房和1間形體房;有畫室10個,藝術器材設備室2個。微機教室2個,裝備計算機108臺,教師電子備課室1間,裝備計算機30臺,配備多媒體電腦教學設施的多功能教室2個,多功能演出廳1間。學校為每位教師配置了一臺筆記本電腦,各辦公室共配置辦公電腦24臺,28間教室都配置了多媒體投影儀,學校建有高標準的校園網并與城域網相通,網絡信息通暢,使用便利,教學配套設施完善。 學校圖書室藏書50000余冊,電子圖書館藏書10000冊,常年訂有報刊30余種,雜志80余種,工具圖書1000余冊,有供100人同時閱覽的學生閱覽室1間,供40名教師同時閱覽的教師閱覽室1間。 學校與環(huán)境優(yōu)美的中山公園比鄰,中間僅有通透式的鐵欄圍墻相隔,鬧中取靜,布局合理。校園內綠樹成蔭,花草繁茂,飛鳥盤旋,構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景觀,形成了四區(qū)、三帶、一點的規(guī)劃,四區(qū)即教學區(qū)、辦公區(qū)、運動區(qū)、生活區(qū),分界明顯,互不擠占;三帶即宣傳帶、綠化帶、自行車停放帶成為校園內的景觀;一點即一座抽象性校標。學校內種植觀賞樹木10余種,花卉37種,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是一個花園式的學校。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