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4-05-23 14:37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考點12.風俗畫
朝代 | 畫家 | 代表作品 |
宋朝 | 張擇端 | 《清明上河圖》 |
考點13:書法篆刻
朝代 | 代表人物 | 書體 | 代表作品 | 備注 |
東晉 | 王羲之 | 行書 | 《蘭亭集序》 | 書圣 天下第一行書 |
唐 | 顏真卿 | 楷書 | 《多寶塔碑》 |
|
行書 | 《祭侄文稿》 | 天下第二行書 | ||
柳公權(quán) | 楷書 | 《玄秘塔碑》 |
|
|
張旭 | 草書 | 《古詩四貼》 | “顛張狂素” | |
釋懷素 | 狂草 | 《自敘帖》 | 天下第一草書 | |
宋 | 蘇軾 | 行書 | 《黃州寒食帖》 | 天下第三行書 蘇、黃、米、蔡被稱為“宋四家” |
黃庭堅 | 草書 | 《諸上座帖》 | ||
米芾 | 行書 | 《蜀素帖》 | ||
蔡襄 | 行書 | 《澄心堂帖》 |
|
|
趙佶 | 瘦金體 | 《楷書千字文》 | 宋徽宗 |
考點14:理論著作
朝代 | 作者 | 繪畫理論 | 備注 |
東晉 | 顧愷之 | 《論畫》《畫云臺山記》 《魏晉勝流畫贊》 |
|
南朝齊梁 | 謝赫 | 《古畫品錄》 | 第一部對繪畫作品、作者進行品評的理論文章;提出了“六法”(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jīng)營位置、傳移模寫) |
南朝 | 宗炳 | 《畫山水序》 | 提出山水畫具有“暢神”功能 |
南朝 | 王微 | 《敘畫》 | 指出了山水與地圖的區(qū)別,并強調(diào)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致”和“情” |
唐朝 | 裴孝源 | 《貞觀公私畫錄》 | 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繪畫著錄 |
唐朝 | 張彥遠 | 《歷代名畫記》 | 是我國第一部體例完備、史論結(jié)合的繪畫通史 |
唐朝 | 朱景玄 | 《唐朝名畫錄》 | 是一部以分品列傳體編寫的斷代畫史 |
唐朝 | 張璪 | 《繪境》 | 提出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對中國畫論有深遠影響 |
五代 | 荊浩 | 《筆法記》 | 系統(tǒng)地論述了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藝術(shù)準則“六要”:即“氣、韻、思、景、筆、墨” |
北宋 | 郭熙 | 《林泉高致》 | 提出“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 |
北宋 | 蘇軾 | 強調(diào)詩畫一律“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強調(diào)神似:“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 |
元朝 | 趙孟頫 | 主張作畫要有“古意”;倡導“書畫同源”;提出“到處云山是吾師” | |
明朝 | 王履 | 《重為華山圖序》 | 主張“吾師心,心師目,目師華山” |
明朝 | 董其昌 | 《畫旨》 | 提出了著名的“南北宗論”的觀點 |
清朝 | 石濤 | 《苦瓜和尚畫語錄》 | “借古以開今”“筆墨當隨時代”“搜盡奇峰打草稿” |
考點15:古代雕塑藝術(shù)
時期 | 作品 |
原始美術(shù) | 《威倫道夫的維納斯》 |
《持角杯的維納斯》 | |
古代兩河流域時期 | 《薩爾貢一世青銅頭像》 |
《漢謨拉比法典石碑》 | |
《人首翼牛像》 | |
古埃及時期 | 《獅身人面像》 |
《納美爾石板》 | |
《拉蒙霍特普夫婦像》 | |
《老村長像》 | |
《書吏凱伊像》 | |
《埃赫那頓肖像》 | |
《納菲爾提提王后像》 | |
《圖坦卡蒙黃金面具》 | |
古希臘時期 | 《荷犢者》 |
《受傷的戰(zhàn)士》 | |
米隆《擲鐵餅者》 | |
菲狄亞斯《雅典娜女神像》《命運三女神》 | |
波留克列特斯《持矛者》 | |
普拉克西特利斯《赫爾墨斯與小酒神》《尼多斯的阿芙洛狄忒》 | |
留西波斯的《赫拉克列斯》 | |
《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斷臂維納斯》) | |
《薩摩色雷斯的勝利女神》(《薩莫色雷斯的尼凱像》) | |
《拉奧孔》 | |
古羅馬時期 | 《奧古斯都像》 |
《卡拉卡拉像》 | |
《馬爾克·奧利略雕像》 |
考點16:中世紀建筑
巴西利卡式 | 圣彼得教堂(老圣伯多祿大教堂) |
拜占庭美術(shù) | 圣索菲亞教堂、圣馬可大教堂、圣維塔爾教堂 |
羅馬式美術(shù) | 比薩教堂、圣賽爾南大教堂、杜勒姆教堂 |
哥特式美術(shù) | 圣德尼教堂、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米蘭大教堂、夏特爾教堂 |
考點17: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shù)成就
開端 | 喬托 | 《逃亡埃及》《猶大之吻》《哀悼基督》 |
早期 | 馬薩喬 | 《失樂園》《納稅金》 |
波提切利 | 《維納斯的誕生》《春》 | |
盛期 | 達·芬奇 | 《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巖間圣母》《維特魯威人》 |
米開朗基羅 | 《大衛(wèi)》《創(chuàng)世記》《摩西》《最后的審判》 | |
拉斐爾 | 《西斯廷圣母》《雅典學院》《椅中圣母》 | |
晚期 | 喬爾喬內(nèi) | 《沉睡的維納斯》《田園合奏》 |
提香 | 《花神》《烏爾比諾的維納斯》 |
考點18:19世紀重要畫派
新古典主義 | 達維特《荷拉斯三兄弟的宣誓》《薩賓婦女》《馬拉之死》;安格爾《泉》《大宮女》 |
浪漫主義 | 希里柯《梅杜薩之筏》;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但丁之舟》《希奧島的屠殺》 |
現(xiàn)實主義 | 庫爾貝《打石工》《畫室》《奧爾南的葬禮》《篩麥的婦女》;杜米?!陡呖荡蟆贰读⒎ǘ亲印贰度溶噹?;柯羅《蒙特芳丹的回憶》《戴珍珠的婦女》;米勒《晚鐘》《播種者》《拾穗者》《牧羊女》盧梭《巴比松附近的橡樹》;杜比尼《春天》《六月的原野》 |
印象主義 | 馬奈《草地上的午餐》《吹笛少年》;莫奈《日出·印象》《撐陽傘的女人》《魯昂教堂》、《睡蓮》;雷諾阿《紅磨坊街的舞會》;德加《舞臺上的舞女》;西斯萊《魯弗申的雪》;畢沙羅《塞納河和盧浮宮》 |
新印象主義 | 修拉《大碗島星期日的下午》;西涅克《圣特羅佩港口》《馬塞爾港的景色》 |
后印象主義 | 塞尚《玩紙牌的人》《圣維克多山》《大浴女》;高更《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是誰?我們要到哪里去?》《黃色的基督》;凡·高《星空》《向日葵》《夜咖啡館》《洛納河上的星夜》《鳶尾花》 |
責任編輯:欣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