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模塊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第三章語文教學設計中學(四)答案解析

http://anhui.hteacher.net 2024-01-31 10:28 安徽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四)【參考答案】

課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1.(1)了解作者及其寫作背景;

(2)誦讀詩歌,在吟詠之中加深理解,熟讀成誦。

2.通過反復朗讀、小組討論,掌握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提高朗讀感悟和合作學習能力。

3.從形象入手,體會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對朋友的同情和關切之情。

教學重點:

誦讀詩歌,體會詩意。

教學難點:

感受詩人對朋友的同情和關切之情。

教學過程:

一、渲染導入,激發(fā)興趣

上課之初,教師發(fā)言:唐詩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詩歌是唐代文學藝術的代表形式。唐代是我國詩歌發(fā)展的全盛期。唐代詩人眾多,僅傳下姓名的詩人就有 2300 多,僅《全唐詩》中收入的唐詩就有 48900 多首,一個人每天背一首,得用 130 多年。唐詩的題材非常廣泛:訴說悲歡離合,歌唱遠大理想,揭露社會黑暗,贊美大好河山,總之,唐詩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唐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領略一下唐詩那醉人的風采吧。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一)了解作者、寫作背景

提問:說一說,你對詩人李白有哪些了解呢?這首詩是在什么情況下作的呢?

要求:學生結(jié)合課前預習以及自己的了解,自主發(fā)言,教師歸納補充。

明確:李白,字太白,自號清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世稱“詩仙”。

背景:王昌齡是盛唐詩壇上一位以寫邊塞題材為主的著名詩人。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著相似之處。據(jù)說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游,到揚州時,聽到王昌齡被貶龍標尉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

(二)揭示題目

提問:你從此詩的標題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要求:學生結(jié)合課前預習以及自己的了解,同桌之間交流。

明確:聞:聽說。

龍標:今湖南黔陽,唐時甚僻。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

~215~

左遷:古尊右卑左,即貶官。

寄:寄托,托付。

這首詩是作者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fā)感憤、寄以慰藉的好詩。

(三)朗讀詩歌,感知內(nèi)容

1.要求:學生朗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并用“/”劃分詩句的節(jié)奏。

明確: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2.教師范讀,學生自由朗讀。

3.學生齊讀全詩。

三、研讀詩歌,深入分析

第一:深入分析詩句,感悟內(nèi)容、寫法

1.提問:第一句寫了哪些事物?

要求:學生朗讀詩句,同桌交流,并回答。

明確:楊花,子規(guī)的啼鳴。

2.提問:寫這兩個事物的作用是什么?

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小組代表回答。

明確:

(1)點明時令:暮春時節(jié)。

(2)渲染氣氛:黯淡、凄楚的氣氛。楊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規(guī)的啼鳴:離愁別恨,與友人分離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3.提問:這句景物描寫運用什么表現(xiàn)手法?

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小組代表回答。

明確:對友人遭遇的同情,對友人離別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4.引導:寫景的目的:一般詩文,寫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為了抒情,絕大多數(shù)景物描寫本身,就蘊含了作者的情感。寫景是為抒情作鋪墊(準備)。

5.提問:第一句是寫景,第二句是敘事。“聞道”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小組代表回答。

明確:聞道:聽說。表現(xiàn)了作者對友人的驚惜之情。

6.提問:“過五溪”表明了友人怎樣的處境(狀態(tài))?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心情?

要求:學生同桌交流討論。

明確:遷謫之偏遠;道路之艱難;未及與朋友告別,朋友已走了很遠。表明作者內(nèi)心的悲痛,對友人的前途和命運的關切之情。

7.提問:第三句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

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小組代表回答。

明確:寄:寄托,托付。與:給。“愁心”即對朋友遠行偏遠蠻荒之地的牽掛之心;是對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無端被貶而愁,為友人的前途命運而愁。

8.提問:為什么要把“愁心”寄于明月?

~216~

要求: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指導點評。

明確:(1)明月是圓的,讓人想起“團圓”這個概念,如果月圓人不圓(全),就會引起望月人的情思。(2)明月升起時,天地之間是寧靜的,明月的光輝是柔和的,人們在夜的寧靜中沐浴柔和的月光,容

易引起無限的遐想。

……

9.提問:明月與輕風本來是沒有情感的,作者為什么還要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小組代表回答。

明確:作者在這里把明月和輕風人格化了,把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變成了一個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通過把明月人格化,讓明月成為自己的替身,伴隨著不幸的友人到偏遠荒涼的所在。不僅表現(xiàn)出詩人和朋友的心靈都如明月般純潔光明,而且也寓有只要明月還在,兩人的友誼就會像皓月一樣長存之意。

把客觀事物人格化,能表達更強烈、更深厚的情感。

10.“直到”的“直”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要求:學生同桌之間交流討論。

明確:表現(xiàn)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達朋友身邊的焦急的心情。明月雖可寄托,長風雖然迅疾,但這份情意送到朋友身邊畢竟需要時間,作者希望長風一路快跑,不作片刻的停留,以早一點把自己對友人的牽掛與安慰之情送到朋友身邊。

11.提問:李白是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詩中哪個具體的語句能體現(xiàn)出這種浪漫的情懷?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小組代表回答。

明確:后兩句。詩人與友人雖然遠隔萬里,山高水長,但卻能借明月長風傳達對友人的情意,突破了現(xiàn)實時空的阻隔,具有浪漫主義的情懷。

12.引導:浪漫主義——運用想象和夸張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現(xiàn)實生活。

第二:體會作者的情感

提問: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引導總結(jié)。

明確:詩人通過對暮春時節(jié)特定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同情和關切的思想感情。第三:總結(jié)寫法

1.提問:這首詩在寫法上有什么特色?

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小組代表回答。

明確:(1)融情入景,景中見情,情景交融。

(2)客觀事物人格化,抒情更強烈,更深沉。

2.提問:古人云:情哀而景哀,作者的難過之情也融入了所見之景中。那么詩中寫景的詩句是怎樣表現(xiàn)作者的哀愁之情的?

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小組代表回答。

明確:詩人李白通過豐富的想象,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隨風逐月到夜郎西。這種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人格化,抒寫志同道合的友情。

四、鞏固拓展,提升認知

~217~

提問:大家還知道哪些以月寄情的詩句?

要求:學生自由發(fā)言。

五、歸納總結(jié),深入理解

請學生各抒己見,談談學了這首詩歌之后的感受。教師歸納補充:通過詩人豐富的想象,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竟變成了一個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夠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將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遙遠的夜郎之西,交給那不幸的貶謫者。

六、實際演練,分層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請用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描述這首詩的意境。

3.課下搜集以“楊花”“子規(guī)”為意象的詩,并談談給你留下的感受。

板書設計: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關注公眾號

推薦閱讀:

教師招聘資格審查

教師招聘面試時間

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教師招聘資格復審名單

責任編輯:安徽分校

教師教育網(wǎng) 教育信息網(wǎng) 人事考試網(wǎng)

>>更多安徽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全國事業(yè)單位聯(lián)考D類職業(yè)能力傾向測驗第一部分常識判全國事業(yè)單位聯(lián)考職測D類中小學答案解析第五部分策略全國事業(yè)單位聯(lián)考職測D類中小學答案解析第四部分判斷全國事業(yè)單位聯(lián)考職測D類中小學答案解析第二部分言語全國事業(yè)單位聯(lián)考職測D類中小學答案解析第一部分常識全國事業(yè)單位聯(lián)考職測D類中小學第五部分策略選擇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p>

咨詢

選課報班

備考資料預約

每日一練

考試資訊

教師招聘考試匯總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