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4-01-22 16:30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教學目標
1.感受各民族之間相互融合的氛圍;樹立民族團結的意識;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情感。
2.通過自主閱讀和小組搜集材料,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
3.知道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正確認識我國的新型民族關系。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格局。
難點:懂得各民族互相尊重,守望相助。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課之初,教師帶領學生做一個游戲——“擊鼓傳花”,傳到哪位同學鼓聲停止,哪位同學說一個自己知道的少數民族名稱。然后教師總結并順勢導入課題《中華民族一家親》。
(二)新授
1.中華民族大家庭
教師呈現(xiàn)圖片,關于漢族人口與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國人口總數的比例圖,然后提問學生:我國的人口數量分布有什么特點?你們知道我國有多少個少數民族嗎?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總人口已達13.7億。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其他55個民族人口數量相對較少,習慣稱為“少數民族”。
教師出示少數民族居住分布的地圖,并提出問題:“同學們認真觀察圖片,找一找少數民族人口居住的分布特點。”學生分組討論得出結果。教師補充總結:中國少數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各省、自治區(qū),各民族分布呈現(xiàn)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
教師PPT呈現(xiàn)材料(關于憲法當中規(guī)定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法律條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fā)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提出問題:找一找我國的民族關系是什么?學生暢所欲言。教師總結:我國各民族匯聚為一個大家庭,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2.各民族誰也離不開誰
活動一:讀一讀
教師講述“茶馬古道”的故事(茶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國西南地區(qū),以茶葉等生活用品為主要商品,以馬作為主要運輸工具的商貿通道。歷史上,馬幫沿著坎坷峙嶇的驛道,源源不斷地為藏區(qū)馱去茶、糖、鹽等生活必靄品,再從藏區(qū)換回馬匹、牛羊和皮毛等內地漢族人民需要的物品。除了促進經濟上的交流,茶馬古道還促進了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不斷交融。比如,傣族的鳳尾竹傳到西藏地區(qū),使得藏族樂器弦子的旋律中也透出了鳳尾竹的韻味。作為西南地區(qū)的重要通道,茶馬古道推動了我國西南邊疆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維護了邊疆的政治穩(wěn)定和民族團結)。引導學生思考:這段史料中反映文化交融的事例是什么?學生回答。教師總結:茶馬古道推動了我國西南邊疆地區(qū)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教師繼續(xù)提問:茶馬古道中民族相互交融的事例說明了我們民族之間關系是怎樣的?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總結出:我國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錯雜居,在文化上兼收并蓄,在經濟上相互依存,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格局。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