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06-08 14:36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第五章 運動系統(tǒng)
預測一: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及作用
運動系統(tǒng)由骨、骨連結(關節(jié))和骨骼肌組成,其中骨起杠桿作用,骨連結(關節(jié))起著紐帶作用,而肌肉收縮則是運動的動力。
預測二:骨的數目和分類
1. 骨的數目:成人骨 206 塊;
2. 骨的分類:
(1)按部位分類:中軸骨和附肢骨(四肢骨)。
(2)按形態(tài)分類: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guī)則骨。
預測三:骨的結構、化學成分、物理特性和功能。
1. 骨的結構:骨由骨膜、骨質、骨髓及血管、神經等構成;
2. 骨的化學成分和物理特性:骨的化學成分隨年齡增長而發(fā)生變化,物理性質亦有不同。兒童少年骨內有機物較多,有機物與無機物之比可達 1 ∶ 1(或者 5 ∶ 5)左右,故硬度較小,彈性大,不易發(fā)生骨折,但易變形。成年人骨中有機物與無機物之比為 3 ∶ 7,老年人骨內無機物含量更多,有機物與無機物之比甚至可為 2 ∶ 8 左右,彈性減小而脆性增大,故骨折的可能性較大。
3. 骨的功能:支持功能、運動功能、保護功能、造血功能、儲存鈣和磷的功能。
預測四:關節(jié)三要素
關節(jié)三要素:主要結構包括關節(jié)面、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腔。
預測五:肌肉的大體結構和基本結構及功能單位
1. 肌肉的大體結構:由肌腹、肌腱、血管和神經構成;
2. 肌肉的基本結構及功能單位:肌細胞又稱肌纖維。
預測六:肌肉的物理特性及生理特性
1. 肌肉的物理特性:伸展性、彈性和粘滯性;
2. 肌肉的生理特性:興奮性和收縮性。
預測七:肌肉收縮形式
肌肉收縮形式:縮短收縮、拉長收縮(離心收縮)、等長收縮、超等長收縮。
預測八:肌纖維的分類和不同類型肌纖維的形態(tài)、生理及代謝特征
1. 肌纖維的分類:快肌纖維(白肌)和慢肌纖維(紅肌);
2. 不同類型肌纖維的形態(tài)、生理及代謝特征:
(1) 白肌纖維(快肌):直徑較粗,肌漿少,肌紅蛋白含量少,呈蒼白色,無氧代謝能力較高,反應速度快、收縮力量大,但收縮不能持久、易疲勞;
(2) 紅肌纖維(慢肌):直徑較細,肌漿豐富,肌紅蛋白含量高,呈紅色,有氧代謝能力較高,
反應速度較慢、收縮力量較小,但收縮能持久、不易疲勞。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文文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