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04-24 09:52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的詞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出自孟子的《孟子•盡心上》。故本題選B。
2.【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功能根據(jù)作用的方向可分為正向功能和負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會進步和個體發(fā)展的積極影響和作用。負向功能指阻礙社會進步和個體發(fā)展的消極影響和作用。題干中教育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保證了人類文明的延續(xù)是教育對社會發(fā)展的正向功能。教育傳遞了保守的文化傳統(tǒng),阻礙了人類思想的進步,是教育對社會發(fā)展的負向功能。故本題選C。
3.【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生物起源說。教育的生物起源說是教育史上第一個正式提出的有關教育起源的學說。此學說的提出標志著對教育起源問題的解釋開始轉(zhuǎn)向科學方向。故本題選B。
4.【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教育家洛克的思想。洛克的著作為《教育漫話》,在該著作中,他提出“白板說”,認為人的心靈如同白板,觀念和知識都來自后天,并得出“天賦的智力人人平等”的觀點;他認為“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十之八九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故本題選A。
5.【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有《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他在著作中闡述了和諧教育思想,他認為學校教育的理想是培養(yǎng)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B選項,認知結(jié)構(gòu)理論代表人物是布魯納。C選項,教學與發(fā)展理論代表人物是贊可夫。D選項,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理論代表人物是巴班斯基。故本題選A。
6.【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赫爾巴特的四段教學法。四段教學法即明了(通過分解新教材、比較已掌握的知識,清晰明確地感受新教材)、聯(lián)想(建立新舊觀念的聯(lián)系)、系統(tǒng)(在教師指導下,在新舊觀念聯(lián)系的基礎上,尋求結(jié)論和規(guī)律)、方法(通過實際練習,運用系統(tǒng)知識,使之變得更熟練、牢固)這四個階段。故本題選D。
7.【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在教育對象上主張“有教無類”。即不分貴賤、貧富和種族,人人都可以入學受教育?;谶@種開放、公平的教育對象觀,孔子廣泛地吸收學生,“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悔焉”。故本題選B。
8.【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調(diào)查研究方法。調(diào)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采用問卷、訪談、觀察、測量等方式對現(xiàn)狀進行了解,對事實進行考察,對材料進行收集,從而探討教育問題、教育現(xiàn)象之間聯(lián)系的研究方法。訪談法是指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被研究者進行訪問或與被研究者談話而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本題是師生之間的“對話”,因此屬于訪談法。故本題選A。
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BCD
【解析】本題考查“三藝”的內(nèi)涵。西歐中世紀的教育為教會所控制,主要學校類型是教會學校,分為僧侶學校教會學校、天主教學校和教區(qū)學校,前兩者教育內(nèi)容有神學和七藝。七藝包括“三科”“四學”。三科是文法、修辭法、辯證法。四學是算術(shù)、幾何、天文、音樂。A選項四書是我國封建社會教育的內(nèi)容。故本題選BCD。
2.【答案】ACD
【解析】本題考查教育活動的三要素。教育活動的三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其中教育者作為“教”的主體,其主體性表現(xiàn)在如下:(1)教育者是社會文化和價值取向的傳播者;(2)教育者是科學知識和社會文明的傳授者;(3)教育者是教育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實施者,對整個教育活動的展開起領導作用;(4)教育者是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指導者;(5)教育者也是一個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學習者。所以ACD選項表述正確,B選項是所有知識的傳授者表述不恰當。故本題選ACD。
二、判斷題
1.【答案】錯誤
【解析】老貓教小貓抓老鼠、老母雞教小雞啄米,這些活動屬于學習活動,但不屬于教育活動,教育是有目的的培養(yǎng)人的活動,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xiàn)象,動物界不存在教育現(xiàn)象。故本題錯誤。
2.【答案】正確
【解析】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論:“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毛澤東稱之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宋慶齡稱之為“萬世師表”。故本題正確。
3.【答案】錯誤
【解析】《學記》是《禮記》中的一篇,是中國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學專著,被稱為“教育學的雛形”。故本題錯誤。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上一篇: 教師招聘筆試教育與教育學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