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02-01 11:59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1."性惡論"最早是由( )提出的。
A.孟子 B.孔子? C.董仲舒 D.荀子
2.確定課程標準的主要依據不包括( )。
A.學習者的需求
B.當代社會生活的需求
C.科學的發(fā)展
D.教師的教學水平
3.營造積極的班級文化,其目的在于( )。
A.豐富學生學習生活
B.拓展學生視野
C.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D.拓展和提升學生生活意義
4."情景-陶冶"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是( )。
A.布魯姆的掌握學習法
B.巴班斯基的最優(yōu)教學法
C.布魯納的發(fā)現教學法
D.洛扎諾夫的暗示教學法
5.在當前班級管理實踐中,班級工作常常只見教學不見學生,只看學生分數不看學生其他發(fā)展,這種方式體現了( )。
A."學生中心"領導方式
B."集體中心"領導方式
C."教學中心"領導方式
D."教育中心"領導方式
1.【答案】D。解析:性惡論最早由荀子提出,他認為“人之性善,其善者偽也”,提出教育的作用就是“化性起偽”。孟子提出了性善論,認為人性本善;董仲舒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子在教育對象上主張“有教無類”。
2.【答案】D。
3.【答案】C。解析:構建班級文化的重要性具體表現為:
(1)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能夠為學生樹立典型化的人格榜樣;
(3)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有助于學生自主能力的發(fā)揮。因此,營造積極的班級文化,目的就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4.【答案】D。解析:情境-陶冶式教學模式是使學生處在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運用學生的無意識心理活動和情感,加強有意識的理性學習活動的教學模式。它從科學上借鑒了現代心理學的暗示、移情、角色學等研究成果。由保加利亞心理學家洛扎諾夫首創(chuàng),主要通過創(chuàng)設某種與現實生活類似的情境,讓學生在思想高度集中但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境下進行學習。
5.【答案】C。解析:我國學校教育對班主任工作的考評和教學成績掛鉤,導致當前班級管理實踐中,“教學中心”和“集體中心”的領導方式運用比較多,而題干中描述的班級管理方式:只見教學不見學生,只看分數不看發(fā)展的方式屬于“教學中心”的領導方式。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下一篇: 以下對信息技術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