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01-13 16:46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30.新學期開學,就有其他教師告訴我說,我們班要新轉來一個非常頑皮的孩子叫徐銘澤。當時我并沒有在意,因為班里有插班生是非常正常的。接下來的時間便印證了為什么其他老師要找我聊這個話題了。
自從徐銘澤進入班級后就各種“問題”都出來了。搶小朋友玩具、上課隨便亂動、戶外活動時到處跑……小朋友們也慢慢不愿意和他玩了。面對這種現(xiàn)象,我想必須要找到合適的教育方法。
我利用兩周的時間認真觀察徐銘澤,發(fā)現(xiàn)他有許多小毛病,但也有不少優(yōu)點,比如想象力很豐富,非常喜歡講故事……于是,我請他在每天午休的時間,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徐銘澤欣然地接受了這個任務,之后與他的父母交流中發(fā)現(xiàn),他每天晚上放學回家后,都會自已打開故事機聽故事,并且還會要求爸爸媽媽給他買故事書。
漸漸地,徐銘澤變化非常大,能夠積極參與班級里的活動,也不再出現(xiàn)打人、搶玩具的現(xiàn)象,小朋友們也越來越喜歡他,都愿意和他交往了。
問題:
請結合材料,從兒童觀的角度,評析“我”的教育行為。(14分)
【參考答案】
材料中,“我”的教育行為是正確的,符合“育人為本”的幼兒觀的要求。(2分)
首先,“育人為本”的幼兒觀認為幼兒是發(fā)展中的人,要用發(fā)展的觀點認識幼兒。幼兒處于發(fā)展過程中,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來認識和看待幼兒。材料中,雖然徐銘澤有各種缺點,但是該老師看到了徐銘澤的發(fā)展?jié)撃?通過讓他在班里講故事,來促進幼兒的發(fā)展,體現(xiàn)了把幼兒看作是發(fā)展中的人。(4分)
其次,“育人為本”的幼兒觀認為幼兒作為學習的主體,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教育對象。幼兒是受教育的對象,但幼兒在受教育過程中并不是對教師的完全盲從,而是具有在教育活動中自我教育的可能性。材料中,面對徐銘澤調(diào)皮搗亂的情況,該老師耐心觀察幼兒的發(fā)展特點,引導幼兒自己做出改變,體現(xiàn)了把幼兒當作學習的主體的教育理念。(4分)
最后,“育人為本”的幼兒觀認為幼兒是具有個性和差異的人。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特點,教師要承認幼兒的個性和差異,做到因材施教。材料中,該老師根據(jù)徐銘澤的特點,找到了適合他的教育方法,最終使他改掉了不好的習慣,說明老師做到了因材施教。(4分)
總之,材料中“我”的教育行為是正確的,認真貫徹了“育人為本”的兒童觀,值得學習借鑒。
【解析】
略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文文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