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2-10-13 16:12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1.下列修辭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
A.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B.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D.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2.下列句子中屬于比喻句的是( )。
A.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云。
B.他神神秘秘地在那里,好像跟誰說話似的。
C.只見水中的氣泡輕快地往上躥,你追我趕似的。
D.他已經(jīng)瘦得不像樣子,一陣風就能把他吹倒。
3.下面詩句中,所用修辭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B.大似落鵝毛,密如飄玉屑。
C.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D.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4.下列關(guān)于修辭手法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運用比喻、設(shè)問手法,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美好景象,表達了對江南的喜愛之情。
B.“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用夸張、借代、擬人的手法,表明困難在紅軍眼里也顯得渺小。
C.“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運用夸張手法,寫詩人與敬亭山的相知相憐,突出了詩人精神上的孤獨。
D.“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運用比喻手法,把水波比作水墻,突出浪潮浪頭之高,氣勢之盛。
5.下列句子出自《荷塘月色》,其中不屬于比喻修辭的一項是( )。
A.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
B.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C.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
D.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答案解析
1.C【解析】
A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破碎的山河比喻成飄絮,浮沉的身世比喻成雨打萍。詩句出自宋代愛國詩人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B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芳甸”指芳草豐茂的原野。“霰”指天空中降落的白色的小冰粒。在詩句中用來形容月光下春花晶瑩潔白。本句意思為: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芳草豐茂的原野,月光照射下,開滿繁花的樹林好像有細密的雪珠在閃爍。詩句出自唐代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C項,詩句出自宋代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蛾兒、雪柳、黃金縷”都是指古代女子在元宵節(jié)時所佩戴的各種頭飾。詩句意思為: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的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詩句以頭飾指代美人,是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除此之外,還運用了細節(jié)描寫的手法,將美人的衣飾、體貌等刻畫得細致入微。
D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人比作秋天的大雁,將往事比作春天的一場大夢。詩句出自宋代蘇軾的《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故本題選C。
2.A【解析】
A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云”比喻“輕紗”。
B項,無修辭手法。“好像”不是比喻詞,只是表示大概、可能之義。
C項,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躥”“你追我趕”將“氣泡”人格化。
D項,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一陣風就能把他吹倒”夸大了他瘦的樣子。
故本題選A。
3.C【解析】
A項,比喻,詩句的本體是“燕草”,喻體是“碧絲”,喻詞是“如”。
B項,比喻,詩句的本體是“雪”,喻體是“鵝毛”“玉屑”,喻詞是“似”“如”。
C項,對比,詩句中,將統(tǒng)治階級的驕奢淫逸和老百姓的艱難窮困放在了一起進行比較。借代,“朱門”代指富貴人家,“死骨”代指“在街上因凍、餓而死的窮人”。
D項,比喻,詩句的本體是“壚邊人”的“皓腕”,喻體是“霜雪”,句子意思是:江南酒家賣酒的女子長得很美,賣酒撩袖時露出的雙臂潔白如雪。
故本題選C。
4.D【解析】
A項,有問無答是反問,不是設(shè)問。
B項,可理解為:五嶺山脈那樣高低起伏,綿延不絕,可在紅軍眼里不過像翻騰著的細小波浪;烏蒙山那樣高大雄偉,氣勢磅礴,可在紅軍看來,不過像在腳下滾過的泥丸。此句運用了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沒有使用借代和擬人。
C項,沒有使用夸張的修辭手法。
D項,“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了一堵兩米多丈的水墻”,運用比喻手法,把水浪比作“水墻”,形容浪潮浪頭之高,氣勢之盛。
故本題選D。
5.C【解析】
A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葉子和花的顫動比做閃電。把靜態(tài)景物轉(zhuǎn)化為動態(tài)景物來寫,更傳神、生動與具體。
B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葉子比作舞女的裙。舞女的裙與葉子自然舒展的形態(tài)相似,這個比喻是“多邊”的,即它不僅表達了“荷”的高貴,還傳達出它的典雅、圣潔、飄逸、靈動、清峻等魅力,使葉子產(chǎn)生了動感,使人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鮮明具體。“亭亭”與“高”相呼應(yīng),因為葉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見葉子舒展的樣子,作者才會聯(lián)想到舞女的裙。
C項,運用擬人修辭手法寫出了楊柳的風姿,而不是比喻的手法。
D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的“葉子和花”那種不透明的白色比喻成輕紗,把葉子和花比喻成夢。如果把整句話擴展開來,就是: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白色而不透明,好像是籠著輕紗的夢一般美麗而朦朧。
故本題選C。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云云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