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2-09-23 15:0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1.【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情緒情感與認知過程的關系。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產生的態(tài)度體驗。認知是情緒和情感產生的基礎,需要是引發(fā)情緒情感的中介。題干“知之深則愛之切”中,“知”是認知方面,“愛”是情感方面,所以這句話體現(xiàn)的是認知過程與情感過程之間的關系。故本題選D。
2.【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非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相對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針對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對制度化教育的全盤否定。非制度化教育改變的不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應再限于學校的圍墻之內”,提出構建學習化社會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體現(xiàn)。庫姆斯等人陳述的非正規(guī)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張的非學?;^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故本題選C。
3.【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原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原則有:(1)客觀性原則,指研究者對待客觀事實要采取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如實地反映心理現(xiàn)象的本來面目,既不能歪曲事實,也不能主觀臆測。(2)整體性原則(系統(tǒng)性原則),就是要堅持整體系統(tǒng)的觀點,多層次、多側面進行研究,不能孤立、片面、割裂地看問題。(3)教育性原則,指研究者進行研究要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具有教育意義,有利于學生的正常發(fā)展,一切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研究都是不允許的。(4)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指教育心理學研究必須和教育實踐密切結合,保證研究工作的實際效用。(5)發(fā)展性原則,指把心理現(xiàn)象看作是不斷變化的過程,用發(fā)展變化的觀點去認識人的心理活動。題干中強調“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屬于教育性原則。故本題選B。
4.【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相關法律法規(gu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七條“教師享有下列權利”中規(guī)定:“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教師對學?;蛘咂渌逃龣C構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或者對學?;蛘咂渌逃龣C構作出的處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訴,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訴的三十日內,作出處理。教師認為當?shù)厝嗣裾嘘P行政部門侵犯其根據(jù)本法規(guī)定享有的權利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同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作出處理。”題干中學校侵犯了教師王某的進修培訓權,王某提出申訴的受理機構應當為當?shù)乜h教育局。故本題選A。
5.【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知識獲得的途徑。知識的獲得是通過直觀和概括兩個環(huán)節(jié)來實現(xiàn)。知識直觀是主體通過對直接感知到的教學材料的表層意義、表面特征的加工,從而形成對有關事物具體的、特殊的、感性的知識的加工過程。直觀是理解科學知識的起點,是知識獲得的首要環(huán)節(jié)。知識概括是指主體通過對感性材料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等深層加工改造,從而獲得對一類事物的本質特征與內在聯(lián)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認識的活動過程。故本題選A。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下一篇: 以下對信息技術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