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11-10 19:23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結構化試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參考答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說,對于學習知識而言,知道怎么去學的人比不上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及以此為樂的人。孔子的這句話,說明了學習的三種境界——“知”“好”“樂”,更強調了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一旦對某件事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愉快的體驗。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學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fā)中的重要作用。這就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化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其將這種興趣內化為不斷開拓進取的驅動力,最大化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要想達到這一目標,我認為,可以從“培養(yǎng)”和“強化”兩個方面著手。前者,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地設計課程,從學生接受的角度出發(fā),適時引導,巧妙設問,以此來調動學生參與探索的積極性,從而激發(fā)其潛在的學習興趣;后者則是在學生已有興趣的基礎上,通過鼓勵、拔高等方式,不斷強化學生對自己的心理認同感,避免出現(xiàn)“三分鐘熱度”的情況。這樣,學生就可以帶著濃厚的興趣參與學習活動,并收獲較好的學習效果。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張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