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11-01 11:31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編織物的材料、用途等,學會相互交錯和鉤連的編織方法,設(shè)計并制作一款造型新穎、美觀的編織作品。
過程與方法:觀察生活中的編織品,分析其不同用途、所需材料和編織方法,通過示范和實踐練習,掌握編織的方法與步驟,運用生活中的常見材料編織一件實用又美觀的小作品。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體會編織藝術(shù)的趣味,提高對民間傳統(tǒng)手工藝術(shù)的熱愛,保持對美術(shù)的濃厚興趣和創(chuàng)作欲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相互交錯和鉤連的編織方法。
難點:能夠從造型、色彩設(shè)計生活物品并進行編織。
三、教學過程
(一)趣味情境導入
教師展示編織作品《兩只蟋蟀》,提出問題:
①大家能看出這是什么動物嗎?(蟋蟀)
②這兩只蟋蟀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呢?(編織)
教師總結(jié):編織是我們民間美術(shù)中重要的一類,在生活中應用廣泛,隨處可見,擁有極高的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編織大觀園”,嘗試用我們的巧手編織一件好看的作品吧!引出課題《巧手編織》。
(二)作品圖像識讀
1.編織的用途、材料
教師展示編織作品《收納籃》《果盤》《中國結(jié)》,提出問題:這些編織品是什么?在我們生活中起著什么作用?(收納籃、果盤、中國結(jié);收納、裝飾)
教師總結(jié):編織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種類也非常繁多,按照用途分類主要有用來欣賞的工藝品和實用的生活品。
繼續(xù)展示編織作品《收納籃》《果盤》《中國結(jié)》,請小組代表上臺觀察,提出問題:
①這些編織品是用什么材料編成的?我們身邊有哪些易取的材料可以利用?(塑料繩子、竹條、彩色布繩;玉米葉、草繩、彩繩、鞋帶等)
②這些編織品分別運用了哪些色彩?呈現(xiàn)出什么樣的效果?(收納籃的黃色和藍色鮮艷醒目;果盤的自然色讓人覺得清新自然;中國結(jié)的大紅色表現(xiàn)喜慶吉祥)
教師總結(jié):使用身邊易取的材料,進行合理的搭配,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視覺效果。
2.編織的手法
展示民間藝人編織《蜻蜓》《螃蟹》《杯墊》的三段1分鐘短視頻,請學生以美術(shù)學習小組為單位討論:
①手工藝人分別用了哪些材料?(玉米葉、馬蓮、彩繩)
②手工藝人是如何進行編織的?(交錯、疊壓、鉤連等)
教師總結(jié):手工藝人運用互相交錯和鉤連的編織手法,巧妙的制作出了各式各樣的小玩意,抓住了動物的外形特點,彰顯了杯墊的實用功能,體現(xiàn)了民間藝人的智慧。
(三)技法表現(xiàn)探究
教師以“彩魚”為例,進行示范: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郭爽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