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10-20 14:47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2021小學教資科目二試題】_免費?對于教資科目二而言,單選題有20題,建議同學們的答題時間控制在15分鐘以內;簡答題有3題,建議同學們的答題時間控制在25分鐘以內;材料分析題有2道,建議同學們的答題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有1道教學設計題,建議同學們答題時間控制在45分鐘以內。最后建議同學們花費5分鐘的時間來涂卡和檢查。
1.強調概括化經驗或原理在遷移中的作用的理論是( )。
A.形式訓練說 B.共同要素說C.經驗類化說 D.關系轉換說
1.【答案】C。解析:經驗類化說又稱概括說,賈德通過水下打靶試驗,得出結論,認為兩個學習活動之間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產生遷移的必要前提,而產生遷移的關鍵是,學習者在兩種活動中概括出它們之間的共同原理。
選項A,形式訓練認為,遷移是通過對組成心的各種官能的訓練,以提高各種能力如注意力、記憶力、推理力、想象力等而實現的。而且,遷移的產生將是自動的、無條件的。
選項B,桑代克認為的“共同要素”是指兩次學習在刺激-反應聯(lián)結上的相同要素,指學習內容中元素間的一一對應關系,所以,遷移是非常具體的,有限的。而伍德沃斯認為是兩種學習情境中存在共同的成分。
選項D,關系轉換說認為,遷移不是由于兩個學習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或規(guī)則而自動產生的,而是由于學習者突然發(fā)現兩個學習經驗之間存在關系的結果。人所遷移的是頓悟——兩個情境突然被聯(lián)系起來的意識。
選項ABD不符合題意。強調概括化理論或原理在遷移中的作用的理論是經驗類化說的理論觀點,因此答案選擇C。
【知識點】教育心理學-學習心理-學習遷移-學習的遷移理論
2.學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
A.道德情感異常 B.道德行為不良C.道德意志薄弱 D.道德認知缺乏
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德育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道德意志是個體自覺地調節(jié)道德行為,克服困難,以實現道德目標的心理過程,是調節(jié)品德行為的精神力量,道德意志薄弱表現為在明知有些行為是錯誤的,但依然控制不住自己。題干中學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主要是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所以答案選擇C。
選項A,道德情感是根據道德觀念來評價他人或自己行為時產生的內心體驗,是產生品德行為的內部動力,是品德實現轉化的催化劑。情感異常表現為對別人或者自己所做的行為,缺少情感體驗,或者產生錯誤的情感體驗。
選項B,道德行為是實現道德動機的行為意向及外部表現。道德行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標志。道德行為不良表現為自己所作的行為是不良行為。
選項D,道德認識是指對道德行為準則及其執(zhí)行意義的認識,是個體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學生品德形成的基礎。道德認知缺乏表現為不知道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錯誤的。
選項ABD不符合題干,故答案選C。
【知識點】教育學-德育-德育過程-德育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
3.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學”的論著是( )。
A.《理想國》 B.《學記》C.《政治學》 D.《大學》
3.【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記》的內容。“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意味建設一個國家,統(tǒng)治眾多的百姓,教育為最優(yōu)先、最重要的事情。論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與政治的關系,這句話出自《學記》。
選項A,《理想國》是柏拉圖的代表作,在這本書中,首次提出寓學習于游戲的思想。
選項C,《政治學》是亞里士多德的代表作,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這本書中。
選項D,《大學》是戰(zhàn)國后期的一本著作,集中論述了大學之道,認為大學之道也,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選項ACD不符合題意,因此答案選擇B。
【知識點】教育學-教育和教育學-教育學的產生與發(fā)展-教育學的發(fā)展歷程
4.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 )。
A.知覺 B.記憶 C.注意 D.思維
4.【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動或意識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指向性是指有選擇地反應一定的對象,而離開其他對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動停留在被選擇的對象上的強度和緊張度,它使心理活動離開一切無關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動,以保證注意的對象得到比較清晰和明晰的反應。因此答案選C。
選項A,知覺是人腦對于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的整體屬性的反映。
選項B,記憶是在頭腦中積累和保存?zhèn)€體經驗的心理過程,運用信息加工的術語講,就是人腦對外界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存儲和提取的過程。
選項D,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
選項ABD不符合題意,因此選擇C。
【知識點】心理學-認知過程-注意-注意的概述
5.看到某物品時常被其慣常的用途所束縛,很難想到它別的方面的功能。這種現象被稱為( )。
A.習慣 B.定勢 C.功能固著 D.定向
5.【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包括問題情境,原型啟發(fā)、醞釀效應、功能固著、思維定勢等等。其中功能固著是指人們把某種功能賦予某物體的傾向。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熟悉了某種物體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時,就很難看出該物體所具有的其他潛在的功能。因此答案選擇C。
選項A,習慣是個體完成某種動作的自動化需要。
選項B,指重復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tài)。在環(huán)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而在情境發(fā)生變化時,它則會妨礙人采用新的方法。
選項D,為干擾項。
選項ABD不符合題意,答案選C。
【知識點】心理學-分類學習理論-問題解決與創(chuàng)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
希望上述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郭爽
上一篇: 【2021小學教資科目一試題】_0元
下一篇: 2024下教師資格考試筆試成績時間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