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10-12 15:40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1.初一(2)班學生李小剛對學習毫無興趣,成績極差,各科考試很少及格。一次期中數學考試,他一道數學題也答不上來,就在試卷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是如此多情難道你把我當著一個無用的人我不是一個無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顆自尊心再見吧零分。”
數學老師閱卷時,看到這份無標點、別字連篇、字跡潦草的答卷后,非常生氣地把李小剛叫到了辦公室,交給了新任班主任梁老師。梁老師問明情況后,并沒有直接訓斥李小剛,而是耐心地幫助李小剛在他的“杰作”上加了標點,改了錯別字,重新組織了那段話。
零分,我的好朋友,
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
零分,你如此多情,
難道你也把我當作一個無用的人?
不,我不是一個無用的人!
我是人,我也有一顆自尊心。
再見吧,零分!
然后,梁老師讓李小剛讀了這段話,贊嘆道:“這是詩,一首很好的詩啊!”
聽到這句話,李小剛感到很驚詫。梁老師接著說:“詩貴形象,你的這首詩很形象;詩言情,詩言意,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你是一個不甘與零分為伍的人。”
“這是詩?我也能寫詩?”
沒想到梁老師不但沒有批評他,還會如此地評價他,李小剛非常感動。
從此,在梁老師的不斷鼓勵和幫助下,李小剛驅散了心中的陰霾,堅定了學習的信心,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
兩年后,李小剛順利地考上了高中。
問題:
(1)梁老師成功地運用了哪一種教育原則?
(2)結合材料,闡述貫徹其原則的基本要求。
1.【參考答案】
(1)材料中梁老師成功運用了因材施教原則。該原則指進行德育要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品德發(fā)展的實際出發(fā),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差異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發(fā)展。梁老師走近李小剛,了解他的思想和特長,有針對性地對他進行引導、教育,正是對該原則的運用。
(2)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的基本要求有:
①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內心世界。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學生,他們的品德發(fā)展既有一般規(guī)律、年齡特征,又有各自的個性、優(yōu)點與不足,德育要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了解每個學生。材料中梁老師并未武斷,而是先問清事情情況,并仔細閱讀了李小剛的“杰作”,從詩中讀懂李小剛。然后,他根據小剛的個人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先通過對詩的修改和解讀,發(fā)掘小剛的可取可處,引導小剛積極樂觀認識自己,然后在其后續(xù)教育和不斷鼓勵之下,小剛得以成材。
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有計劃地進行教育。學生的品德心理發(fā)展具有年齡特征,并表現出階段性。道德發(fā)展在同一年齡段的學生中具有相似特點,并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提高要求。材料中李小剛所處年齡段的學生的道德發(fā)展具有明顯的動蕩性,仍舊不成熟、不穩(wěn)定,表現在道德情感表現豐富、強烈,但又好沖動;道德行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獨立自主行動,但愿望與行動經常有距離。此時期,既是人生觀開始形成的時期,又是容易發(fā)生品德的兩極分化的時期。品德不良、違法犯罪多發(fā)生在這個時期。梁老師也是認識到該階段學生品德發(fā)展的這一特征,在對小剛的教育中,多以正面的引導、鼓勵為主,而非對抗性或說教進行。
2.上課鈴響了,馬老師走進教室,問學生:“大家還記得我們前天講的什么課文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范進中舉》。”馬老師接著說:“對!范進中舉之后,樂極生悲,瘋掉了,并且不知所蹤,現在的作文課,我們就來寫一則《尋人啟示》,幫范進的老丈人尋一尋他的賢婿好不好?”課堂頓時沸騰起米,大家大聲答應道:“好!”馬老師接著補充道:“大家寫完之后可以先自行交流欣賞,最后大家一起選出最經典的幾篇,貼在我們的優(yōu)秀作文欄中進行展覽。加油!”
請根據上述案例回答:
(1)馬老師運用了哪些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
(2)結合案例,說明教師在激發(fā)學生動機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參考答案】
(1)馬老師運用了以下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
①啟發(fā)式教學。實施啟發(fā)式教學的關鍵在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研究表明:難度為50%的問題情境最有利于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是內部動機最為核心的成分,它們是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內部學習動機的基礎。案例中,馬老師成功的調動了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
②設置合適的目標,培養(yǎng)自我效能感。教師要幫助學生設定一個既具有挑戰(zhàn)性,但是又現實的目標,并表揚學生對目標的設定及實現,培養(yǎng)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案例中,馬老師為學生設置了合適的目標,讓其寫一篇適合的作文,以此來培養(yǎng)他們的自我效能感。
(2)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向馬老師學習,并且在激發(fā)學生動機時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①根據作業(yè)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學習任務的不同難度,恰當控制學生學習動機水平。馬老師是根據學生的現狀來安排作文寫作的。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應該注意難度。
②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表揚和獎勵與學習成績呈正相關,批評和不表揚與學習成績呈負相關。馬老師,運用張貼優(yōu)秀作文欄,來激發(fā)獎勵學生,我們也需要注意,多獎勵,少批評。
③對學生進行合作與競爭教育,開展合作與競爭學習。馬老師,安排了競爭模式來進行動機的激發(fā),我們也可以采用競爭與合作教育激發(fā)動機。
所以,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難度要適中,進行獎懲以及開展合作與競爭教育。
責任編輯:王道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