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9-29 09:22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試題示例】
1.我是一名語文教師,今天要講的內(nèi)容很多,為了節(jié)約時間,上課鈴一響,我就提醒學生認真聽講并做好筆記。10分鐘過去了,一切都按照我的計劃順利的進行,但是我發(fā)現(xiàn)教室的前排有一位學生趴在桌上睡覺,那是一個語文成績不錯的學生,為了不影響上課的進度,我裝作沒看見他,繼續(xù)講課,不久,我在黑板上寫重點字詞的時候,聽到教室有學生在悄悄的說話,為了不浪費時間,我也裝作沒聽見,繼續(xù)自己的講解。
隨后,我發(fā)下一份隨堂小練習,要求學生們8分鐘完成。有幾個學生3分鐘就完成了,他們開始找周圍的同學講話,我批評了幾句,他們有所收斂,但沒過多久他們又開始了。這時,我打算提前結束小練習,但有幾個學生舉手說:“老師,我們還沒有做完,再給我們幾分鐘吧。”為了照顧到每個人,我讓做完練習的學生保持安靜,但很快他們又開始說話了。我非常的生氣,大聲的命令語文成績不太好又正在說話的一個學生站起來。他也非常生氣的沖著我大喊:“憑什么就讓我一個人站起來?他們也在說話啊。況且,還有人在睡覺,你怎么不管呢!”我頓時火冒三丈,嚴厲呵斥到:“你自己學習不好,好意思說別人,住嘴!”沒想到,我話音剛落,他居然摔門而出。
問題:
(1)針對材料中語文老師的做法存在的不妥之處提出改進建議。
(2)根據(jù)上述材料給你的啟示,談談如何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1.【參考答案】
(1)案例中的語文老師做法欠妥,要引以為戒。
①該老師的課堂沒有一個好的導入。好的導入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堂好課的開始。該教師的教學當中,沒有一個有趣的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注意力容易分散。
②教師沒有處理好課堂問題行為。課堂問題行為是違反課堂教學規(guī)則、妨礙及干擾課堂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或影響教學效率的行為。課堂中學生開始出現(xiàn)違紀現(xiàn)象的時候,教師沒有及時給以處理,而是等到了問題行為擴散開來之后才來處理。
③教師備課不充分。備課是教師教學工作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了解學生,選擇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給學生,了解學生包括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基礎、認知特點、生活經(jīng)驗以及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由于該教師備課不充分,導致課堂上所選擇的測驗不恰當,沒有照顧到所有同學,導致學生答題有快有慢,出現(xiàn)了不一致的現(xiàn)象。
④教師不符合道德素養(yǎng)的要求?!吨行W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中關愛學生要求教師要平等公正對待學生,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案例中,該教師只要求一名成績不太好的學生罰站,并在學生提出反駁意見時讓學生閉嘴,這樣的做法違背了公平原則,并傷害了學生的人格尊嚴。
總之,該老師沒有充分做好課前準備,課上又不能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致使教學效果不太理想,我們應該吸取教訓。
(2)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①了解和研究學生。教師要了解和研究學生個人,了解學生的群體關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只有先了解學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②樹立正確的師生觀。樹立新型師生觀是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前提和基礎。教師應持有“遵守愛生、民主平等、教學相長、心理相容”的新型師生觀。因此,教師應給予學生關愛和理解,不應該怒斥學生。
③樹立教師威信。教師的威信是教師的人格、能力、學識及教育藝術在學生心理上引起的信服而又崇拜的態(tài)度反映。通過教師威信提升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影響力。
④發(fā)揚教育民主,傾聽學生的意見。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看法,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以討論、協(xié)商的方式解決爭端,營造一個民主的氛圍。該案例中,學生被批評而說出自己憤怒的原因時,教師應該學會傾聽學生,給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的學習氛圍。
⑤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以其高尚的品德、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教育教學藝術必然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
綜上所述,我們應在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2.某小學老師給學生講長方體的表面積時,拿出一個卡紙做的長方體盒子,提問:“這是什么圖形?要想知道做這個盒子需要多大的卡紙,怎么計算?”學生一時茫然,于是該教師啟發(fā)學生說:“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個盒子有幾個面,分別是什么圖形?”學生很快就得出結論:分別計算出6個面的面積,再相加即可。教師又問:“誰還有其他方法?”見無人回答,該老師拿起剪刀,沿棱角剪開盒子,平鋪。通過觀察,學生自己探索出了新的計算方法。
問題:
(1)上述案例中,教師的做法主要體現(xiàn)了哪些教學原則?
(2)你認為在教學中應如何貫徹這些原則?
2.【參考答案】
(1)該老師教學工作中體現(xiàn)了直觀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和啟發(fā)性原則,具體如下:
①該老師遵循了直觀性教學原則。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過教師用形象語言描繪教學對象,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案例中,教師拿著用紙做的長方體盒子,讓學生形成清晰表象。這里體現(xiàn)了直觀性的教學原則。
②該老師遵循了啟發(fā)性教學原則。啟發(fā)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中,教師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遵循了啟發(fā)性教學原則。
③該老師遵循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tǒng)和學生認識發(fā)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案例中,教師通過提問,學生由最初的一時茫然到探索出了新的計算方法,由淺入深,使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學科知識,遵循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2)貫徹直觀性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②直觀要與講解相結合;③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貫徹啟發(fā)性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②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③讓學生動手,培養(yǎng)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④發(fā)揚教學民主。
貫徹循序漸進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按教材的系統(tǒng)性進行教學;②注意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的教學;③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④將系統(tǒng)連貫性與靈活多樣性結合起來。
責任編輯:郭爽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