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9-28 15:54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教育漫話》的作者是( )。
A.夸美紐斯 B.斯賓塞
C.洛克 D.裴斯泰洛齊
2.短時記憶的容量( )。
A.較大 B.沒有限制
C.非常之小 D.為7±2個組塊
3.學習后立即睡覺,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學習后繼續(xù)活動保持的效果更好,這是由于( )。
A.過度學習 B.記憶的恢復現象
C.無倒攝抑制的影響 D.無前攝抑制的影響
4.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 ),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fā)展。
A.年齡差異 B.性格差異
C.個體差異 D.心理差異
5.師德的靈魂是( )。
A.關愛學生 B.提高修養(yǎng)
C.加強反思 D.提高業(yè)務水平
6.制度化教育形成的主要標志是形成近代的( )。
A.班級授課制 B.教師資格制度
C.學校教育系統(tǒng) D.教師職務制度
7.在問題情境解決中,小剛同學總是嚴謹全面的考慮,確認無誤時才會給出答案,這種認知方式屬于( )。
A.感覺型 B.沉思型
C.場依存型 D.場獨立型
8.課堂教學講授的最高形式( )。
A.論述 B.講解
C.講演 D.講讀
9.中小學教師資格認定的部門是( )。
A.國務院
B.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
D.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有關主管部門
10.我國的課堂教學始于1862年清政府設立的( )。
A.北洋學堂 B.京師同文館
C.翰林書院 D.京師明倫館
【參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洛克的思想。《教育漫話》是洛克的代表作,他在書中提出“白板說”,認為人出生時就是一張白紙,涂抹什么顏色就可以變成什么樣子,因此C項正確。故本題選C。
2.【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短時記憶。短時記憶的特點是:信息保存的時間較短;容量有限,7±2個組塊;操作性強;易受干擾。故本題選D。
3.【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系列位置效應。系列位置效應包括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先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后學習材料的干擾作用,稱為前攝抑制。后學習的材料對保持和鞏固先學習材料的干擾作用,稱為倒攝抑制。題干中學習完立馬睡覺,沒有后面學習對前面的影響,所以無倒攝抑制。故本題選C。
4.【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育相關法律法規(guī)?!吨腥A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fā)展。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故本題選C。
5.【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師德的靈魂。“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和核心,要求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故本題選A。
6.【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發(fā)展。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發(fā)展包括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其中,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規(guī)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層次結構的、按年齡分級的教育制度,它從初等學校延伸到大學,并且除了普通的學術性學習,還包括適合于全日制職業(yè)技術訓練的許多專業(yè)課程和教學機構。近代學校系統(tǒng)的出現,開啟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階段。A、B、D三項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故本題選C。
7.【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沉思型認知方式。沉思型認知方式的學生在碰到問題時不急于回答,傾向于深思熟慮,用充足的時間考慮、審視問題,權衡各種問題解決方法,評估各種可替代的答案,然后從中選擇一個滿足多種條件的較有把握的最佳答案,因而錯誤較少。題干中,小剛同學總是嚴謹全面的考慮,再確認無誤時才會給出答案,體現了他是沉思型的認知方式。故本題選B。
8.【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講演。講授法可分為講解、講述、講讀、講演等方式。講演是教師在中學高年級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講授的最高形式。故本題選C。
9.【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相關法律法規(guī)?!吨腥A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中小學教師資格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認定。故本題選C。
10.【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班級授課制在我國的建立。班級授課制又稱課堂教學,1862年在北京設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我國最早采用班級授課制進行教學的學校。1900年因庚子事變被迫停辦,1902年被并入京師大學堂。因此,中國首次實行課堂教學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開辦的京師同文館。A、C、D三項為干擾項。故本題選B。
責任編輯:王道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