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思維的發(fā)展(一)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9-04 11:13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六)片面性

由于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幼兒的思維常常是片面的,不善于全面的看問題。

(七)固定性

思維的具體性使幼兒缺乏靈活性,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認死理”。

(八)近視性

幼兒只能考慮到事物眼前的關系,而不會更多地去思考事物的后果。

三、幼兒思維基本過程的發(fā)展

(一)幼兒分析綜合的發(fā)展

分析是指在人腦中把事物的整體分解成各個部分、各個方面或個別特征的思維過程。綜合是指在人腦中把事物的各個部分、各個方面或個別特征結合起來進行思考的思維過程。

隨著語言的作用增加,幼兒逐漸學會用語言在頭腦中分析綜合,但還不能把握事物復雜的組成部分。對于3—6歲幼兒來說,要求分析的環(huán)節(jié)越少,相應的概括就完成得越好。

(二)幼兒比較的發(fā)展

比較是在思想上把各事物進行對比,并確定它們的異同。比較是分類的前提,通過比較才能進行分類和概括。學前兒童對物體進行比較,有以下特點和發(fā)展趨勢:

1.逐漸學會找出事物的相應部分。幼兒最初不善于尋找物體的相應部分??梢哉f,他們還不會比較。4—5歲幼兒逐漸能夠找出物體的相應部分,并進行比較。但是他們只能找到兩三個相應的部分。

2.先學會找物體的不同處,再學會找相同處,最后學會找相似處。

(三)幼兒分類的發(fā)展

1.4歲以下兒童基本不能分類。

2.5—6歲,兒童由不能分類到發(fā)展初步分類能力過渡,主要依據(jù)物體感知特點和情境聯(lián)系起來分類。

3.5.5—6.5歲,兒童發(fā)生了從依靠外部特點向依靠內(nèi)部隱蔽特點分類的轉變。

4.6歲后,兒童逐漸擺脫具體感知和情境性的束縛,能依據(jù)物體的功能和內(nèi)在聯(lián)系進行分類。

【試題示例】

1.【單選】兒童知道從烤爐中取出的面包是熱的,這是( )。

A.感覺 B.知覺

C.記憶 D.思維

1.【答案】D

【解析】幼兒思維是以嬰兒階段的思維為基礎,在新的生活環(huán)境下,以言語發(fā)展為前提,發(fā)展起來的,具有形象性以及進行抽象思維的可能性。故本題選D。

2.【單選】通常認為,一般能力的核心是( )。

A.記憶能力 B.觀察能力

C.想象能力 D.思維能力

2.【答案】D

【解析】一般能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故本題選D。

3.【單選】幼兒知道“夏天很熱,最好不要到戶外去”反映了幼兒( )。

A.感覺的概括性 B.知覺的概括性

C.思維的概括性 D.記憶的概括性

3.【答案】C

【解析】思維的概括性指思維所反映的不是個別的事物或事物的個別屬性,而是一類事物所共有的本質(zhì)特征以及事物所具有的普遍的或必然的聯(lián)系。題干中幼兒將夏天很熱與不要到戶外去兩個事物聯(lián)系到了一起,體現(xiàn)出了思維的概括性。故本題選C。

關注公眾號

責任編輯:張欣

教師教育網(wǎng) 教育信息網(wǎng) 人事考試網(wǎng)

>>更多教師資格證國考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2024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保教知識與能力》試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考前必考點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兒園活動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教師對幼兒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小銜接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兒園環(huán)境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咨詢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