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8-31 14:18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介入的角色定位
根據(jù)教師對游戲介入程度的高低,可將教師的角色分為以下兩類共6種。在實踐中,教師應根據(jù)對兒童游戲性質(zhì)及正在游戲的兒童的特征的仔細觀察,不斷變換所扮演的角色,推動游戲的發(fā)展。
1.非支持性角色
(1)不參與者
在幼兒園里我們經(jīng)??吹剑斢變河螒驎r,一些教師會利用這段時間忙其他的事。在沒有成人參與的情況下,兒童游戲往往類型單一,社會性水平不高,情節(jié)簡單,且常常十分吵鬧。
(2)導演者
如果教師以導演角色介入游戲中,告訴兒童在游戲中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完全控制了兒童游戲,就很可能破壞兒童游戲,變成“游戲兒童”而不是“兒童游戲”。
2.支持性角色
(1)旁觀者
教師在一旁觀察兒童游戲,并用語言或非語言信號(如點頭、微笑)來表示對幼兒游戲的關注,讓幼兒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支持和贊同。
(2)舞臺管理者
教師不參與游戲,但積極地幫助兒童為游戲作準備,并隨時為正在進行的游戲提供幫助,如回應兒童關于材料的要求,協(xié)助兒童布置環(huán)境,提出適當?shù)慕ㄗh以延伸兒童的游戲等。
(3)共同游戲者
成人作為孩子們的平等游戲伙伴積極參與兒童游戲中,通常扮演小角色,并通過一些策略進行暗示,間接對游戲產(chǎn)生影響。這時成人一般遵循游戲的原有進程,讓兒童主宰游戲。
(4)游戲帶頭人
通常在兒童很難自己開展游戲或正在進行的游戲難以拓展下去的時候,成人積極地參與兒童游戲,通過提議新的游戲主題、介紹新的道具或情節(jié)元素以擴展已有主題等方式,對兒童游戲施加更多的影響。
二、介入的時機
成人對游戲干預時機的選擇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兒童客觀的需要,即看兒童的游戲行為是否自然順暢,是否需要幫助。二是成人的主觀心態(tài)和狀況,即成人希望幼兒在游戲中表現(xiàn)出的水平、態(tài)度和情緒體驗,也包括成人是否具備投入兒童游戲的熱情和精力。在介入之前,成人一定要仔細觀察,選擇適宜的時機再介入。
1.當幼兒游戲出現(xiàn)困難時介入
當幼兒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游戲、如何去游戲時,教師的介入是引導幼兒開始游戲的關鍵。
2.當必要的游戲秩序受到威脅時介入
當必要的游戲秩序受到威脅時,教師可用游戲口吻自然地制止幼兒的干擾行為,并提出活動建議。
3.當兒童對游戲失去興趣或準備放棄時
這時教師的介入可以幫助幼兒拓展游戲內(nèi)容,提高游戲技能,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游戲興趣。
4.在游戲內(nèi)容發(fā)展或技能方面發(fā)生困難時
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作為游戲同伴介入游戲給予兒童示范,或者讓幼兒相互啟發(fā),相互影響,以幫助幼兒克服困難,拓展游戲。
三、介入的策略
教師可以采用參與式介入、材料指引和語言引導等方法,介入兒童游戲過程。
1.參與式介入
參與式介入是教師以游戲者的身份,介入兒童游戲。一般采用的有平行式介入法、交叉式介入法。
(1)平行式介入法
平行式介入法指教師在幼兒附近,和幼兒玩相同的或不相同的材料和情節(jié)的游戲,目的在于引導兒童模仿,教師起著暗示指導作用。當幼兒對新玩具材料不感興趣、不會玩、不喜歡玩時,或只喜歡玩某一類游戲,而不喜歡玩其他游戲時,教師可用這種平行式介入的方式進行指導。教師一般以平行角色的身份或教師的身份來參與游戲。
(2)交叉式介入法
教師以角色的身份參與游戲,以游戲情節(jié)需要的動作、語言來引導兒童游戲的發(fā)展。當幼兒處于主動地位時,教師則扮演配角,根據(jù)幼兒的游戲行為做出反應;如果教師認為應對幼兒游戲加以直接指導,則可以根據(jù)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提出相關的問題,促使幼兒去思考。當教師和幼兒都感覺很快樂時,就該退場了,而不能待太久。
2.材料指引
材料指引是指通過教師為兒童提供材料,引發(fā)游戲的興趣,促進游戲的延續(xù)和提升的方法。材料可以是實物(成品、半成品和廢舊品)和圖片、圖書等。
3.語言指導
語言指導是教師通過運用“詢問式”“建議式”“鼓勵式”“澄清式”“邀請式”“角色式”“指令式”等不同形式的語言指導兒童游戲的方法。“指令式”這種方法很容易破壞幼兒的游戲氣氛,因此,一般情況下不宜多用。
責任編輯:郭爽
上一篇: 嬰幼兒身體各系統(tǒng)的保育特點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