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與家庭、社區(qū)、小學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8-20 16:01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幼兒園的家長工作方法

集體方式 家長會 定期(學期中或學期末)把家長召集,向家長匯報本學期工作以及下學期工作計劃
家長學校 系統(tǒng)地向家長傳授科學育兒知識,根據家長的要求舉辦各種專題講座,組織家長就共同關心或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交流研討,根據需要印發(fā)一些文字材料或辦簡報等
各類活動 親子活動、節(jié)日聯(lián)歡、家長開放日等
家長委員會 家長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工作
家長接待日 由園領導接待家長,聽取家長意見和建議
家園之窗(家園聯(lián)系欄) 介紹保教內容,定期貼出大家關心的話題,是聯(lián)系家園的紐帶,是傳輸信息和知識的橋梁
個別方式 接園間的隨機交流 便捷靈活的指導和溝通方式
家訪 常規(guī)家訪、情感家訪、重點家訪
家園聯(lián)系手冊 書面聯(lián)系與交流的形式
電話、微信、書信、便簽 利用電話聯(lián)系最方便快捷

二、幼兒園實施幼小銜接工作的指導思想

(一)長期性而非突擊性

幼兒園教育是終身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為兒童的終身發(fā)展打好基礎。因此,不應當把幼小銜接工作僅僅視為兩個教育階段的過渡問題,而應把它置身于終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慮。同時,幼小銜接不能僅僅從大班入手,而應從小、中班就開始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及學習習慣。

(二)整體性而非單向性

幼小銜接是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從幼兒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進行,不應僅偏重某一方面。在幼小銜接中,偏重“智”的傾向比較嚴重,對于全面發(fā)展重視不夠。

(三)培養(yǎng)入學的適應性而非小學化

在幼小銜接工作中的另一誤區(qū)就是小學化傾向嚴重。有些教師認為,要與小學搞好銜接工作就要提前用小學的教育方式對待幼兒,讓幼兒園像小學。主要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

一是提前讓幼兒學習小學的教材,如提前學習漢語拼音、書寫漢字、提前學習小學的數(shù)學知識等,使幼兒園的教育內容不是幼兒熟悉的、與之關系密切的周圍生活中具體的人或事,而是大量抽象的文字或符號。二是用小學教育的組織形式與方法對待幼兒園的幼兒。這些做法,嚴重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是造成兒童怕學、厭學、養(yǎng)成不良學習習慣的重要原因。

幼小銜接工作的重點應當放在培養(yǎng)幼兒的入學適應性上。教師要針對過渡期兒童的特點及實際情況,著重培養(yǎng)幼兒適應新環(huán)境的各種素質,幫助幼兒順利完成幼小過渡,而不是把小學的一套學習模式簡單地下放到幼兒園。

(四)家、園、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三、幼小銜接工作的主要內容

(一)培養(yǎng)幼兒對小學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幼兒對小學生活的態(tài)度、看法、情緒狀態(tài)等,對入學后的適應關系很大。因此,幼兒園階段應注意培養(yǎng)幼兒愿意上學,對小學的生活懷著興趣和向往,為做一個小學生感到自豪的積極態(tài)度,并讓幼兒有機會獲得對小學生活的積極情感體驗。

關注公眾號

責任編輯:郭爽

教師教育網 教育信息網 人事考試網

>>更多教師資格證國考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2024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保教知識與能力》試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考前必考點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兒園活動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教師對幼兒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小銜接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兒園環(huán)境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咨詢
在線客服×